校友介紹
劉嵩匯
華南理工大學1999級MBA校友
凱華地產(中國)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劉嵩匯本科就讀于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工程系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1995年畢業后,劉嵩匯進入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集團(越秀地產前身)從事工程監理工作,“我們所學專業現在叫土木工程專業,主要有三個就業方向,分別是建設單位(傳統意義上的甲方)、設計單位及施工單位。當時我選擇了一條相對來講較為新穎的職業賽道——工程監理,是比照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菲迪克)咨詢工程師的職業標準、一個工程顧問的角色。”
“90年代的中國大學當中,可能華南理工大學的老師們是跟企業聯系最為緊密的”
工作兩三年后,劉嵩匯很多本科同學陸續回到學校繼續深造。“基于本科專業和工作崗位,大家最自然的選擇是工程碩士,我考慮到既然從事工程監理工作,那么選擇一個跟工作關聯度更高、管理方向的專業會更加合適。正好有一位高中同學是華工食品系校友,在她的介紹下,第一次了解到了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BA。機緣巧合的是,原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集團請到了藍海林教授帶領團隊為企業做戰略咨詢,也因此對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BA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BA最吸引我的地方有兩點,一是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被譽為華南企業家的搖籃,當時我們心目中的偶像是格力朱江洪、彩電三杰TCL李東生、創維黃宏生、康佳陳偉榮這樣的企業家;二是90年代的中國大學當中,可能華南理工大學的老師們是跟企業聯系最為緊密的,譬如藍海林教授就經常深入到企業做研究,將戰略管理的理論與中國企業的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我國較早研究中國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學者之一。”
“華南理工大學的老師們可以拋開既有的理論框架,以開放兼容的態度對待新鮮事物”
MBA求學期間,劉嵩匯有一門制造業生產管理的課程,但是來自房地產業的他對項目管理更感興趣,于是他向任課教師尹柳營教授求教,尹老師坦誠地告訴他,其對項目管理研究不深,但與他探討了工程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劉嵩匯解釋道,工程管理最注重項目計劃,項目計劃中最注重的是關鍵路徑。于是,尹老師建議他可以了解一下關鍵鏈管理并送了他一本名為《關鍵鏈》的書籍。
這給劉嵩匯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因為生產管理這門課程主要針對制造業,但是尹老師對我一個外行會從側面啟發我,這個可能是一個老師最大的價值,以至于后來我在做MBA畢業論文的時候,我采用了一些MBA教科書上沒有教我們的工具框架,我的論文選題是‘房地產企業縱向邊界’,研究討論其是采用外購策略還是縱向一體化策略,我運用的分析理論是交易成本經濟學,是制度經濟學的一個分支。”
根據MBA培養計劃,學生在進入畢業論文階段之前需要先選導師再選課題。劉嵩匯希望能夠跟隨藍老師更進一步學習,但是還不夠確信企業戰略這個課題對于還是基層青年員工的他是否合適。彼時,班主任李衛寧老師給了他關鍵性的建議,李老師認為,一方面藍老師為劉嵩匯就職企業做過顧問,對其畢業論文中研究的企業了解透徹;另一方面藍老師是學院諸多教授學者中對房地產行業研究比較深入的。因此,劉嵩匯篤定選擇了藍老師作為其畢業論文的導師。
雖然劉嵩匯畢業論文采用的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與工具并不在當時戰略管理知識范疇,但是還是獲得了藍老師的充分肯定與支持,藍老師鼓勵他:“你這個選擇是對的,有自己的想法比一味的堆砌理論與工具更重要。”
劉嵩匯在論文開題的時候還是非常忐忑的,沒想到的是,導師組的黃培倫老師也非常肯定他的做法,黃老師說:“雖然看起來不像是傳統的戰略工具,但是在西方已經把制度經濟學引入到企業戰略里面。”
劉嵩匯說:“華南理工大學的老師們可以拋開既有的理論框架,以開放兼容的態度對待新鮮事物,這讓我非常感動,記憶猶新。在工作中我也深受啟發,很多時候做一件事情,掌握清楚關鍵理念和要素可能要比使用很多工具重要得多。”
MBA的學習,開闊了劉嵩匯的視野,使他站在更宏觀的角度思考未來的職業發展。2002年4月,在MBA即將畢業之際劉嵩匯加入凱華地產,馬上投入到廣州國際輕紡城的建設工作當中。從2005年5月開業至今,廣州國際輕紡城已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面輔料展貿交易量最大的主題商城之一。
Q1:作為凱華地產的核心項目之一,廣州國際輕紡城的社會價值何在?
劉嵩匯:從產品設計層面,堅持“匠心致遠”的理念,廣州國際輕紡城是按照現代商業建筑、完全符合市場運行特點開發建設的,徹底改變了以往批發市場鐵皮房子雜亂無章的印象,顛覆了傳統批發市場的概念,開業十七年來,它的產品設計還在被模仿,而且我們仍在對產品進行一些局部的改造與打磨,希望能夠順應市場的變化,持續引領行業發展;從經濟效益層面,廣州國際輕紡城年均交易額已逾千億,占據中大紡織商圈整體交易量的一半以上,納稅額常年保持在海珠區前三;從帶動就業層面,廣州國際輕紡城直接或間接帶動了數萬人的就業,我們高興的看到有很多租戶的生意已經由二代子女接班了。租戶的認可讓我們非常有成就感,也更加激勵我們一定要努力做好服務,希望可以服務好租戶三代人,甚至更長。
Q2:疫情終將消散,繁花必將如常。位于海珠區中大紡織商圈的廣州國際輕紡城在本輪疫情中勢必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優化防控新十條措施發布后,您認為,廣州國際輕紡城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劉嵩匯:從機遇來看,行業的集中度我相信是會更高的,廣州國際輕紡城已經建立起來的優勢會更加明顯;從挑戰來看,疊加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們要面對的經濟周期的波動將會更大;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由于廣州國際輕紡城本身的特性是實實在在的與產業相結合,相較于住宅地產不存在所謂的泡沫,運營相對穩健。
Q3;為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凱華地產及廣州國際輕紡城將采取或者已經推進哪些戰略布局?
劉嵩匯:凱華堅持做純粹的商業地產,尤其是服務行業客戶;其次,我們盡力做到在波動的經濟周期當中能夠保持相對的穩定;最后,我們戰略聚焦在廣州,持續深耕行業,在垂直細分領域堅持領先,努力保持或成為行業隱形冠軍。
Q4:凱華地產在踐行ESG方面,開展了諸多積極的行動,您是如何看待企業發展與履行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
劉嵩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勢必要與社會、政府保持密切的合作。凱華地產非常重視和社區、政府部門的關系,將合規誠信放在首位,在綠色環保、兒童成長與發展等方面會主動的去做一些公益事業。我們認為,社會責任到了一定程度不再是外部責任,它已經是企業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履行不了這個社會責任,我們的企業就不能生存,活下去的目標就無法實現。
今年7月凱華地產把建好的廣州國際輕紡城小學向海珠區教育局交付,教育局非常驚訝的是我們用做商業的精細度和高品質來做學校,與其它的開發商大相徑庭。我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既然我們把小學命名為廣州國際輕紡城小學,就表達了這是凱華的作品,需要和社區長期共存,我們沒有理由不保證學校的長期品質。這是我們最重要的社會責任。
Q5:凱華地產成立于2001年9月,您在2002年4月加入從助理經理做起,20年來與企業風雨同舟共成長,至今凱華地產已經連續三年(2020-2022年度)被評為“中國商業地產百強企業”,您也成為企業的副總經理,您有哪些心得體會愿與學弟學妹們分享?
劉嵩匯:第一,建議學弟學妹們選擇職業賽道時,一定要把時間維度拉長來看,在選擇一個方向之后就要堅定的走下去,選擇盡量遵從自己的初心;第二,經濟周期的波動和三年疫情的疊加,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巨大,企業有自己的核心資產,在對抗風險時才有底氣,如果管理者的工作是在持續為企業的核心資產增值,管理者就有自己的底氣;第三,既然選擇了管理作為自己的職業方向,那么就要遵循管理的本質:激發人的價值,成就組織目標。企業的目標是長期經營,人的價值實現也是長期的過程,管理者的價值實現更是如此。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