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線對談——談判藝術的技巧》 作者:Dr. Henry Cloud,Dr. John Townsen 責任編輯:Elim 05/31/2017
《界線對談——談判藝術的技巧》
——讓你學會如何運用智慧談判來處理人際關系。
這本書我們已經分享了十二次,感謝小伙伴們的堅持!
今天一起來回顧下界線對談的方法,
回顧下第三部的內容吧~
第三部
界線對談的方法
一 明確地指出你要什么
“要”得恰到好處
把你想要的去和對方好好溝通,
而不會讓對方受不了離開。
無法如愿以償,不妨一試
是誰的渴望,誰必須為此負責
健全的界線并不只在避免壞事發生在你身上而已,
你也必須為你所想要發生的好事負責才行。
保留對方拒絕的自由
想要擁有健全的人際關系,
自由(freedom)是必需品。
假如我們沒有自由,便無法去愛。
假如我們使對方覺得我們無法接受
別人有說不的自由,
那么,
雙方的關系將會變成一場爭奪控制權的戰爭。
當你提出你的請求,
不要暗示對方“應該”滿足你的任何要求,
而要讓對方知道你很清楚你不是“理所當然地”,
可以想要有什么便有什么的。
顯示自己的需求或渴望時,要具體明確,
不要籠統地概括一切。
遇到拒絕怎么做呢?
1 接受對方的“不!”,然后坦然地繼續照常生活
2 先接受對方的拒絕,然后繼續與對方溝通
3 向對方溝通清楚,試著了解對方拒絕你的理由
4 處理對方的對立情緒,
將你內心的渴望具體明確地直述出來,
不要試圖為自己辯解或是反擊對方那以退為進的防衛性攻擊。
5 強調真正的后果
讓對方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又如何影響到了他們之間的關系。
6 感同身受與再問一。
很多時候,
一個人的“不”是一種反射動作或未深思熟慮。
因此,不要想去控制人,不要生氣或苛求。
這不是在拔河,是尋求對方的理解。
甚至在對方答應你后,
能完全明白對方做了些什么,而心存感激。
二 把問題凸顯出來
讓別人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正是我們彼此關懷的方式之一。
如何對談呢?
1 要謙虛
要能以謙卑的態度來和對方接觸與處理問題。
謙卑并不是看低自己,而是顯露出你的真我來,
不管是你的弱點或強處。
2 設身處地?
當你讓對方警覺到其問題的存在后,
要有同理心,設身處地去感同身受。
設身處地是一種體會對方感受的能力。
3 諒解對方缺乏警覺性
4 坦白直接
當你想要讓人察覺到其問題的存在,
最好的方式一向是:
用愛心去關懷但又要坦白直接。
5 具體明確?
6 讓對方警覺到其問題后果
7 陳清問題對他的影響、對你和別人的影響
6 請求改變
三 阻止越線行為
有備而來,選擇適當的時間與地點,
知道何時該談,何時該放。
動機要清楚,具體與明確,區別喜好與善惡。
保留對方拒絕的自由。
避免說:“我們需要談談!”
認真傾聽與尋求了解,
有同理心,但隨即言歸正傳。
要有不同程度的回應,要求具體的改變。
為對談后預定計劃,
事先準備好怎樣去應付這種“假意的順從”是明智的。
“寬恕過去”并不代表你就一定可以“信任未來”。
談判本身或許能指出問題所在,
引導對方如何去博得你的信任。
尋求對方的參與或保證。
要有耐心,卻不是“總是”如此,
有耐心不代表你就不設界線或不保持警戒心。
“比較嚴厲”的方式仍然是必需的。
要能控制自己,唯一有可能控制得了的人是你自己。
反問對方:“我可以怎么做呢?”表示你的好意
先解決當下的問題。
確定對方明了你的意思。
適當搬救兵,不必孤軍奮斗。
四 處理責怪、反擊以及其他問題
給予恩典與愛
恩典與愛并不是一個人需要的全部,
卻是他一切需要中最重要的因素。
何況如果沒有恩典與愛,
你們的對談不可能有救贖性的成果發生。
不要被激怒而意氣用事,
明白的指出其防衛心態。
傾聽與包容
能心平氣和地去細聽他情緒上的發泄,
就是在幫他面對與處理那些情緒。
當你能與對方同在,并有耐心地傾聽對方的牢騷,
以便幫對方處理他情緒上的問題,這叫做包容。
反省本身的錯處
誠實而不是試圖操縱。
你的自我反省并不是解決沖突的方法,
而是一種態度問題,
讓你可以借此去了解你自己的心靈,
幫助你成長,為你自己所造成的問題負責。
坦言對方對你造成的影響
擔負起“成人”的角色,而不是父母或是小孩的姿態。
承認你的無助,接受事實。
盡管你為自己可以有很多的選擇,
但你絕對無法控制他。
“對”與“做對的事情”
重點放在讓對方看清楚真相,
而不是你是否辯贏了對方。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br/>
要有決心,并耐心等待。
決心與時間可以讓對談的功用去慢慢發酵。
你所給予的安全感與恩典,將可以融化堅冰。
你所說的誠實話將可以讓對方恍然大悟。
必要時,“后果”待命
一個人若不能察覺到他自己的問題,
不愿意為自己的問題負起責任來,
他永遠都不可能解決他的問題。
是你需要讓他為其行為后果負責的時候了。
只是,事先向對方警告后果很嚴重,
至少讓他有改變的機會。
當你把對方行為的后果說得很明確時,
也要記得讓對方有選擇的自由。
最后,你也一定必須預留后路,
讓對方有悔改的機會。
歡迎集結加入隊伍,我們一起讀書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呦~
來源:《界線對談——談判藝術的技巧》
作者:Dr. Henry Cloud,Dr. John Townsend
圖片來源:網絡
本文作為讀書筆記摘抄分享,轉載請注明來源。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