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 LAUGHLIN Martin Edward馬彬
中歐MBA2023級學生
中歐MBA學生大使
中歐獎學金獲得者
這位中歐MBA學霸Martin,是位出了名的“中國通”。他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更親自用地道的中文寫了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他與中國文化和教育行業(yè)的那些事兒。
逐夢中國
我從小在美國威斯康辛州長大,童年是多姿多彩、自由自在的,長板速降、自由潛水、爬山露營、騎行健身...都是我喜歡且擅長的項目。2005年中國國慶假期,我隨父親一起來到中國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當時我就萌生了學習中文的想法,回到威斯康辛就開始閱讀一些中國哲學相關的書籍,因高中暫未開設中文課程,一直等到大學時才開始學中文。
本科期間,我有機會去北京參加一個沉浸式中文學習項目,由此開啟在中國的留學夢。這段留學經(jīng)歷讓我積累了更豐富的語言交流經(jīng)驗,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為我在中國工作生活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在北京留學之余,我還兼職教中學生和大學生英文,由此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激發(fā)了我對教育事業(yè)的熱忱。本科畢業(yè)之后,我一直想回中國生活,成功申請了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簡稱中美中心)的碩士項目,專業(yè)為中國學。
16年進行碩士論文田野調查期間,參加大理喜洲的火把節(jié)
中美中心畢業(yè)之后我先后去到幾個國際學校負責國際項目的發(fā)展,同時也負責升學指導工作。幫助學生獲得心靈成長、獲得留學成功的價值感一直激勵著我堅持自己的選擇,并且讓我越走越遠。
2017年中美中心畢業(yè)典禮前跟同學們合照
在投身教育的10年時間里,我一直在和各類學生打交道,接觸了非常多的留學生家庭。深有感觸的是,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精神胚胎、成長方式和適合的道路。我作為一名教育者,有責任和使命去引導和幫助他們。
升學指導工作坊
帶著對教育的初心,對留學事業(yè)的熱愛,我創(chuàng)立了Journey-Far卓立帆留學品牌,希望能夠為留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讓其成功抵達夢校,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人生的方向。雖然我在跨學科、教育與管理相關的經(jīng)驗算比較豐富,但創(chuàng)業(yè)還是人生第一次嘗試。
緣定中歐
我一直認為,成為一名杰出的教育者,首先需要將自己塑造成一名卓越的學習者。我深信,只有成為一名持續(xù)學習的個體,我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激發(fā)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助力他們成為具有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終身學習者。帶著這樣的想法,在2023年我開啟了MBA求學之路。
當我在做MBA學校選擇時,中歐“中國深度,全球廣度”的理念一下?lián)糁辛宋遥袣W就是我心之所向之地。這種對深度、廣度的追求和探索,也正是我一直致力于并且未來仍希望從事的方向。
中歐MBA開學典禮
順利進入中歐進行MBA學習后,讓我真正體驗到了做回學生的樂趣。對于金融會計學的學習,起初因為沒有相關知識儲備擔心不能掌握好,但上了 Gianfranco教授的課之后發(fā)現(xiàn),其實這門課的內容非常有趣,會計學不是計算邏輯,而更像是一種思維方式。通過這門課,我拓寬了自我的知識邊界,對自己做公司財務規(guī)劃也有一定的幫助。
通過MBA的學習,我深刻體會到,比碎片化的知識更有意義的是認知的提升與思維模型的建立。印象比較深的是上Bala教授的微觀經(jīng)濟學課程,本科經(jīng)濟學專業(yè)出身的我原以為學習這門課會很輕松,事實卻不然,Bala教授對學生的課前準備要求非常高,并且很擅長挑戰(zhàn)同學們的思維。在中歐學習建立“認知體系”與“思考模型”,幫助我更加全面地理解問題,提高問題分析的深度和廣度,從而能夠更深入地洞察問題的本質,為問題制定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對于將來考慮來中歐讀書的朋友們,我建議可以抽空多參加一些中歐舉辦的活動。比如去年舉辦的投資論壇和中國創(chuàng)新營銷論壇, 都會邀請到行業(yè)頂尖的人物分享他們的見解,像云啟資本的創(chuàng)始人以及小紅書CMO。如果你考慮在中國穩(wěn)定發(fā)展,我個人認為沒有比中歐更好的選擇。
參加2023年大佬云集的中歐MBA投資論壇
來中國的8年,已成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中歐的學習之旅,也讓我找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中歐的學術氛圍、跨文化的交流,讓我更深層地理解了兩個不同文明的碰撞與交融。這趟學習之旅不僅為我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經(jīng)驗,更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