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凝心聚力 同行致遠
沐雨櫛風育桃李,弦歌不輟傳紅燭。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已走過了四十二載風雨春秋,第四屆校友理事會成員也攜手走過了五個年頭,同時華南理工大學MBA項目也已辦學三十周年。終于在2024年1月6日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期待已久的第五屆校友理事會成立大會暨MBA30周年紀念大會。疫情三年沒有沖淡校友們對母校的牽掛,大會籌備幾個月以來陸續有校友踴躍報名參與此次活動。今天,來自五湖四海的校友們應邀回到母校,在新大樓——清清文理樓108報告廳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難忘的時刻。
▲ 會前,校友理事會成員在簽到背景板前打卡留念
校友論壇
大會由2006級MBA校友許媛媛主持。她表示工商管理學院的校友們在各自領域的辛勤努力以及在事業上的卓越成績,才鑄就了學院的輝煌與驕傲,成就了學院“華南企業家搖籃”的美譽。回顧學院每一場真知灼見的精彩分享,都是校友們用心地鼎力支持。學院有今天的成績,校友們功不可沒。
隨后由逢時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海爾集團原副總裁、好孩子集團原執行總裁、工商管理學院2000級MBA、2006級博士高以成校友及愛因智能科技董事長、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協會會長、香港大灣區工商聯執行會長、工商管理學院2002級博士杜蘭校友作為校友代表,分別帶來不同的主題分享。
NO.1
戰略抓機遇 管理抓機制
高以成校友表示,在華工的學習經歷給予了他寶貴的資源和平臺。從海爾到自主創業,他始終緊隨時代脈搏。當前,科技與消費升級為中國民營企業帶來巨大機遇,尤其在健康領域,他所帶領的團隊專注于醫學營養,并投資海洋科技與寵物科技領域。同時,他堅信企業的成功,離不開戰略定位、產品質量、創新資源、團隊文化以及渠道管理。其企業的目標是助力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同時實現企業自身的成長與壯大。
NO.2
通用人工智能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杜蘭校友分享了自己在人工智能科技界的經驗,并強調了與時俱進的重要性。她認為大模型給科研、創業和生活帶來了新的變化,而多模態的發展使得機器AI的能力和外界交往越來越像人一樣。此外,不同的場景下,模型的參數可以走向輕量化,算力和數據的本地化也讓創新創業成為可能。她還提到大模型在辦公、研究領域和競賽中的應用,以及人與機器的耦合和提問能力的重要性。在AI大模型時代的企業應通過結合私有數據打造專業大模型,在了解具體業務場景之后,深度融合軟硬件,全面賦能AI,并將大模型真正用到產品里解決實際問題。最后,杜蘭校友分享了自己平時堅持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上的感悟,她認為“比人類更強大的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新人類”。
凝心聚力 同行致遠
大會正式開始
隨著主持人的介紹,本次大會在炫麗的激光開場秀中隆重拉開序幕,全體起立奏唱國歌,共同見證著這一莊嚴而神圣的時刻。隨后,主持人向在場來賓介紹與會領導、嘉賓分別是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友會常務副會長陶韶菁,副校長許勇,研究生院原副院長、廣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孫延明,公共關系處副處長毛善超,學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工商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鄒浩,院長許治,副院長黃嫚麗、萬良勇,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陳強,華南理工大學原副校長彭說龍,原學院黨委書記翁賽珠、張培祥、蔣金良、趙永林,校友高以成、杜蘭等。
壹
學院領導致辭
大會伊始,由鄒書記為本次大會致歡迎辭。他表示,同窗之誼是最難忘懷的情誼,盡管歲月滄桑、時序更替,永遠不變的是母校和校友間難以割舍的牽掛。對于母校來說,遍布海內外眾多的校友則是母校最珍貴的財富,是學校辦學實力、發展潛力的重要依據,也是提高學校聲譽必須依靠的重要力量。
鄒書記表示,學院將繼續秉承“集成工科優勢、推進理論創新、培育管理精英、服務社會發展”的使命,堅持更高的學術標準,更優秀的教學質量,充分提升學院的核心競爭力,為實現“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商學院”的美好愿景而奮發努力。最后寄語希望各位校友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學院的發展,為學院的建設建言獻策、添磚加瓦,與學院攜手共進,共創未來。
鄒書記對新一屆校友理事會寄語了祝福與期望,相信第五屆校友理事會也會秉承上屆理事會的優良傳統,繼續搭建好學校學院與校友間的溝通橋梁,凝心聚力共奮進、砥礪前行譜新章。
貳
新任會長授旗、頒牌儀式
在激動人心的音樂里,學校陶韶菁副書記上臺為新一屆校友理事會許治會長傳遞會旗、頒發會長聘書。
▲ 陶韶菁副書記為工管新一屆校友理事會會長許治傳遞會旗
▲ 陶韶菁副書記為工管新一屆校友理事會會長許治頒發聘任證書
叁
校友理事會成員授牌儀式
緊接著,分別由鄒浩書記、許治院長、黃嫚麗副院長為到場的新一屆校友理事會成員頒發聘任證書并合影留念。
▲ 鄒浩書記為工管新一屆校友理事會顧問授牌
▲ 許治院長為工管新一屆校友理事會常務副會長授牌
▲ 黃嫚麗副院長為工管新一屆校友理事會副會長授牌
▲ 鄒浩書記為工管“熱心校友”頒發證書
肆
新任會長講話
第五屆校友理事會授牌儀式結束,隨后由許治院長作為新一屆校友理事會會長講話。他表示學院已走過42年風雨,各位校友見證了學院的發展,學院這幾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績。自1982年建院至今,學院已形成了一個完備的教育體系。學院在全校文科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上面一直走在前列。MBA項目創辦于1993年,學院是全國第二批MBA的辦學試點單位,2023年獲得了中國商學院之家MBA項目第二十名。EMBA項目是學院是在2002年是全國首批30所EMBA培養高校之一,從2011年開始,依托學院成立的華南理工大學創業教育學院,學院在三創型人才的培養方面,為學校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目前,學院的校友已經突破了5萬人,他們活躍在學界、政界、商界各領域,為我們的祖國奉獻了自己的力量。學院現在有5個項目的校友會,5個區域校友會,還有一些社團。學院扎根于華南,扎根于大灣區,華工作為一所以工科見長的研究型高校,所以學院定位自己的使命是“接力工科優勢,推動理論創新,培育管理經驗,服務社會發展”。希望能夠成為扎根管理實踐的國際優秀的商學院。
許院長表示在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未來學院的發展、整體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都面向企業,把學院真正地建設在產業中間,成為產業發展的一個高端智庫。
許院長的講話傳遞著母校對廣大校友們的熱愛與祝福,展望未來,學院將與校友們攜手共鑄輝煌。
伍
學校領導講話
工商管理學院作為華南地區管理教育的先行者,在學術發展道路上開拓創新、砥礪前行,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管理人才。而學院的成長,校友的成長也離不開學校的關愛與支持。
陶韶菁副書記首先代表學校向學院領導、校友們致以親切的問候,她認為工商管理學院校友理事會是個特別的存在,從理事會成員組成結構上看,理事會顧問的級別高,優秀的企業家眾多;從學院辦學時間上,系華南地區最早創辦的商學院;從發展速度上,學院的進步有目共睹。
隨后,陶書記從校區“一軸一帶一區” 的氣象風貌、辦學實力、精神內核等方面分享了學校最近取得的進步和發展。期間聽到學校取得的成績,校友們發自內心頻頻鼓掌,為母校感到驕傲和自豪。
最后,陶書記寄語學院校友會發揮凝聚效應,擔負起鏈接母校和校友資源的職責和使命,服務好每一位校友的事業的進步,服務好校友每一個點滴的成長,校友會需要架起這樣一個橋梁,讓校友的事業發展與母校的事業發展形成共同體。榮辱與共,一起攜手向前。
MBA30周年紀念大會
緊接著,MBA項目辦學30周年紀念大會徐徐拉開序幕。
我院MBA作為華南地區開辦最早、最具影響力的MBA項目。辦學30年來,在學校與學院的領導下,在合作校企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校友無私奉獻的反哺共建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此,大會特設“MBA教育卓越貢獻獎”“MBA產教融合共建單位”“MBA校外導師貢獻獎”“科技創新獎”“MBA卓越領袖獎”“MBA校友聯絡貢獻獎”“MBA優秀學生組織”“MBA最具影響力活動獎”等獎項,向給予項目鼎力支持的集體和個人進行頒牌致謝,向取得優異成績、作出無私貢獻的校友和組織予以表彰鼓勵。
▲ 鄒浩書記為榮獲“MBA教育管理卓越貢獻獎”的老師頒獎
▲ 許治院長為榮獲“MBA產教融合共建單位”的校企頒牌致謝
▲ 許治院長為榮獲“MBA校外導師貢獻獎”的校外導師頒獎
▲ 黃嫚麗副院長為榮獲“科技創新獎”的企業和榮獲“MBA卓越領袖獎”的個人頒獎
▲ 萬良勇副院長為榮獲“MBA校友聯絡貢獻獎”的校友頒獎
▲ 陳強副書記為榮獲“MBA優秀學生組織” “MBA最具影響力活動”的團體頒獎
▲ 2000級MBA 孫超校友 代表發言
杰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我院2000級MBA孫超校友作為MBA30周年紀念大會校友代表發言,他向學院表達了感謝,寄語校友們發展越來越好、母校越辦越好。
總結:
隨著夕陽逐漸升起,在華工校歌的尾聲中,本次大會完美落下帷幕。在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化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一批批學子在我院構建商科知識體系,扎根企業實踐,不僅努力實現自身價值,也助力中國經濟發展邁向蓬勃盛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工商管理學院將繼續立足現在,著眼未來,為實現“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商學院”的美好愿景而不斷努力!相信在學校和學院的持續關注指導下,新一屆校友理事會將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