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數據合作資產的估值與定價能有效評估數字經濟下互聯網平臺類企業的價值,對于充分發揮數據交易所數據產品和服務的定價服務功能,促進數據要素流通生態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2024年1月4日,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第五期數字經濟系列講座,在經管樓順利舉辦。
圖為中山大學二級教授,逸仙杰出學者,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謝康
本次學術講座由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曾雪云教授主持,經濟管理學院呂廷杰教授、杜振華教授等,計算機學院亓峰教授、鄂海紅教授、孫溢副教授、王智立副教授,瑪麗女王海南學院郭莉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許憲春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左美云教授、許偉教授,重慶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申笑宇副教授,40余校內外師生參加了本次學術講座。
謝康教授圍繞“大數據合作資產評估與定價”這一主題,從數字時代的兩種現象、數字經濟的主流創新模式、大數據合作資產及評估、大數據合作資產如何定價、如何支持原創理論創新五個方面進行了分享與探討。
首先,謝康教授對“業績-市值背離”或過度估值現象,企業-用戶數據化互動構成商業模式重要部分的現象進行了解讀,并歸納了對此現象的既有理論解釋,他認為企業與用戶數據化互動創新構成大數據資源的社會基礎,將工業經濟時代供給與需求的聯動關系改變為數據驅動的適應性關系,從而成為數字經濟的一種創新模式,并形成第三種市場信息機制——“數據化之手”。
其次,謝康教授講解了大數據合作資產及評估。他提出大數據合作者資產(BCA)是指企業和消費者在數字化服務交互中成為能夠被另一方所擁有和利用的、并能創造當前或未來經濟收益的數字化資產。謝教授提出,大數據合作資產可以分為潛在價值和即時價值,并通過基于案例證據形成企業BCA價值信號發送機制模型予以驗證。
最后,謝康教授講述了在原創性理論創新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并分享了“理論創業”的心得體會。為促進原創理論創新,中國信息經濟學會于2015年設立中國信息經濟學烏家培資助計劃。他鼓勵年青學者積極參與評選,共同為中國信息經濟學發展作出貢獻。
謝教授的報告引發了熱烈討論。其中,許憲春研究員提出大數據資產潛在價值與即時價值關系的問題,謝教授認為潛在價值與即時價值之間有著一定關系,但二者之間的清晰邏輯仍在探索階段。郭莉院長提出了關于大數據資產內容質量評估的問題,謝教授認為數據資產內容質量的評價是用戶主觀評價的結果,可以根據數據資產被使用的次數來評估其內容質量。曾雪云教授提出了關于如何應對理論創新挑戰的問題,謝教授認為理論創新的過程一定是艱難的,首先要理解專家的質疑,其次要站在專家的視角考慮問題,最后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根據專家意見不斷完善,形成高質量產出。
本次講座在熱烈討論后圓滿結束,與會者均表示此次講座具有重要意義,加強了大家對于大數據合作資產的認識和理解,也能夠鼓勵大家堅持理論創新和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共同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