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金融MBA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坊間有很多關于MBA的迷思(Myths):
精力旺盛的人才能讀在職MBA?
MBA學習很輕松,交交朋友吃吃飯?
e人才能在MBA課堂大放異彩?i人生存困難?
我們將通過系列推文來一一解答這些Myths
為大家還原真實的在職金融MBA學習體驗。
第2期
讓我們來了解
從HR和獵頭視角,
如何看待在職金融MBA的學習?
企業對高端金融人才有哪些期待和招聘趨勢?
嘉賓介紹
(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列)
有請兩位,開麥分享
Sophia:客觀地說,MBA帶來的學歷提升更多的是在招聘面試環節有效。按照信號理論來說,這是金融MBAer給企業發出的信號——自己已經具備了一定金融專業知識和能力。
學歷提升并不能直接帶來升職加薪,畢竟不管是在招聘還是人員盤點評估上,學歷肯定不如過往實實在在的業績,比如你承攬的項目、創收額、獲得的派點排名等來得更有說服力。
在我看來,金融MBA或者MBA更大的意義是對于你社交圈的擴大和個人眼界的開拓,能更加了解金融領域和社會運行的規則,讓我們“知足知不足”,避免信息繭房的困局,從而讓自己在這個社會多一點掌控力和判斷力,生活得更加從容和豁達。
(編者補充:根據學長姐們的分享,靈活運用好校園里的人脈資源,在課堂之外,實現項目聯動、落地的例子不在少數,大家要多多把握機會噢!)
Hannah: 由于獵頭的職業特性,我曾見證多個通過讀MBA實現職業轉型的案例。比如,機械工程背景的產品經理成功轉型到一級股權投資或二級研究員崗位、多年獵頭或人力資源同學畢業后切換到頭部機構做投資者關系、也有在MBA就讀期間結識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創業等等的案例。全職MBA的同學能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積累多段實習經驗;在職MBA可以在持續發展事業的同時,進行針對性學習和人脈擴展。不管哪種形式,確實幫助了部分人群拓寬了職業選擇。
除此之外,MBA進修幫助同學在變化多端的市場中更好的武裝自己,提高個人競爭力,拉高職場天花板。比如,我們班有多個同學在原崗晉升、或在調崗后的職位上承擔更重要的工作內容,因為內部上升通道的打開,其它公司高薪來挖也不為所動。也有選擇創業的同學,比如去做私募基金,開律所等。讀MBA極少情況下能一步登天,但定向攻克可以做到如虎添翼。每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不同,建議做好對就讀MBA目的的充分思考和規劃,度過高效、豐富且有意義的兩年。
Hannah:分享3個近期關注到的一級私募市場的趨勢特征吧:
(1)招聘上,對深水區項目的挖掘需求推動了雇主逐漸青睞招錄在垂直賽道中,有行業認知和產業鏈人脈的專業型投資人。行業熱點時常變化,是否對自己專注的賽道有思考、積累、且有恒心和耐心也是企業招聘時更關注的重點。
(2)資金側,美元和人民幣主場角色交換,部分美元基金出現“人民幣化”,機構做投資決策更加實際、落地。項目投后如何做好有效管理賦能和退出受到更高的關注,會更需要招聘有投后(有產業經驗或企業運營管理經驗)和退出(有投行IPO經驗)的人才。
(3)國家大力推進內循環建設,政府引導基金、產業基金和國資基金占據人民幣投資中的重要地位,各地接連設立科創母基金和孵化器。復旦大學今年也啟動了首期10億元的科創母基金,著力構建校內校外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圈”。感興趣的大家可以關注下相關的新聞。
Sophia:我就補充一點,現在雖然整體就業形勢下行,但金融科技人才依舊吃香,可以說具有科技復合背景的人未來競爭力都會更強。
Sophia:各行業的學歷門檻,尤其是金融行業,學歷門檻越來越高是不爭的事實。研究生學歷對于我們進入金融行業、選擇理想的職業平臺而言是必備條件,從趨勢看,肯定還是需要盡早取得碩士學歷。
作為企業HR,盡管我們不直接參與業務創收創利,但制定的公司人力政策機制與業務緊密相關,關系到各類業務人員的切身利益。更需要對資本市場有所了解,熟悉政策、業務的基本情況,才能達成內部的有效溝通,讓人力政策更好地落地,機制得以運行。
同時,我本科學的是文學專業,金融行業于我而言還有許多待探索的地方。旺盛的求知欲讓我希望能有機會早日回歸校園,系統地學習金融理論知識和管理知識,補足知識短板。
Hannah: 為了更深入了解中國金融市場環境與規則,更好地洞察人才與金融市場的需求,我選擇了讀在職金融MBA項目。在院校選擇時,考慮到我的本科在英國就讀,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既具備國際一流的師資力量,足夠國際化;同時也享有復旦大學百年沉淀下的強大校友網絡,能夠幫助我打開國內高端金融市場的朋友圈。
國際局勢的快速更迭,金融市場的復雜多樣,要做垂類行業的頂尖獵頭并不容易,我相信在復旦學習到的專業金融知識和工作中積累的人力資源經驗能夠幫助我在未來雙腿共同奔跑。
Sophia:知識濃度極高的金融MBA進度條已經快走完了1/4,對自己而言,因為缺少專業背景,課程學習上一開始確實難度不小。但這金融MBA旅程雖累卻不苦,經常在課堂上為文學素養與學術高度兼具的老師們所折服。誠如王永欽教授所言,無限風光在險峰,金融MBA的旅程就是在一群新朋友的陪伴下,在教授們的帶領下翻越一座座理論和實踐分析的高山,以期爬坡后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王教授的課堂,信息密度超級大
金融MBA收獲的,不僅僅是紙上知識,同時也是可以實實在在指導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智慧。
在M1的LIVE課程中,自己選了統計相關的債券交易課程,導師是基金經理,小組成員既有來自資管公司的債券交易員,也有券商固收同業、審計合伙人、銀行客戶經理等,專業背景差異較大,有相互促進的作用。比如通過這門LIVE課程,專業的交易員們把我這個門戶漢帶入了債券固收門內,學習如何評估和配置債券。這既是一堂債券交易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個人的財富管理課程,而財富管理是我們的終生課題。
Hannah: 今年夏天,我以復旦大學優秀畢業生的身份,順利畢業啦。我目前的工作主要面向一級市場,聰明且努力的人很多。讀了在職金融MBA后,在《投資銀行學》、《金融科技》、《風險投資與私募股權》等課程中的學習讓我對大家的專業能力和認知訴求有了更多維度的理解和判斷,過程中也結識了更多優秀的金融人才。這段學習經歷助力我更準確、高效的把合適的人才對接到合適的企業。
此外,與人生閱歷和行業經驗豐富的前輩們互動交流,也讓我收獲了許多實戰管理經驗和超前觀念,打開了更多解決問題的思路。可以說,這兩年的收獲,是超過我預期的。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來復旦學金融,與優秀的伙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