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都知道近幾年的報名人數,但你們知道其中有多少人成功上岸,又有多少人成為了陪考嗎?
(數據來源:研招網)
即使有這么多前輩的血淚史,還是有更多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以江蘇省為例,五年間,考生人數翻了一倍還多,從2015年的10.4萬人到2019年的21.2萬人。
(數據來源:研招網)
"考研熱"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 1.本科生就業壓力大,想通過考研一是躲避就業,二是提升競爭力 2.繼續深造,希望通過考研進入名校繼續學習 3.在職研究生考試納入統考,除了二戰、三戰的考生,更多已經參加工作的人參與進來想要通過學歷增加職場競爭力。
隨著報考人數增加,考生的壓力也會變得更大。除此之外,日益增長的推免生名額也是讓人亞歷山大,畢竟招生簡章的招生計劃里是包含推免生人數的。
在全國內地2000多所高校中,具有保研資格的大學達到366所,這些大學基本上是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屬重點大學。
近40所知名高校2020年保研率數據:
總體來看,相比于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普通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保研率基本都超高。
北京大學2020年推免生人數高達1000多人,保研率都已達到了54.7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保研率高達38.6%,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保研率也較高,超過了25%。
另外還有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計劃全日制4600人,推免人數就達到了2300人,華中科技大學也是,招生計劃全日制6100人,推免數達到了3000人,四川大學招生計劃全日制5780人,推免數達到了2900人,山東大學招生計劃全日制5400人,推免數達到了2160人。
是不是心情都不好了,不要急,看看2020各校的招生情況再繼續嘆氣:
大家可以從上表中看出,很多學校的招生人數變化還是較大的,有擴招的,有縮減的,不過一些縮減的主要是非全日制名額。
比如中南大學招生人數減少超過千人,減少1370人,其中縮減的是非全日制名額,非全日制2019年招2000名,今年減為460名;相同的還有華中科技大學,非全日制招生名額減少1000人,由去年的2300人減為今年非全日制招收1300人。
另外除了這些985院校,像鄭州大學相比去年計劃招生名額增加900人,云南大學相比去年計劃招生名額增加300人,廣州大學相比去年計劃招生名額增加200人,汕頭大學相比去年計劃招生名額增加200人。
看完這些,相信大家心里有點拔涼拔涼的了,但仔細想想2019年4:1的報錄比,是不是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只不過是細節化后,感覺上更加直觀敏感了。
不同年齡段的人對于申請在職研的方式有不同的偏好度。
一、剛畢業沒多久,建議你可以去參加1月份聯考,脫產讀書,參加聯考的機會成本比較小。
二、如果你已經畢業5年了,聯考已經不適用于你。競爭格局和體育體系的變化,原本考慮系統內的名校在職研的學員可能都選擇不需要參加全國統考且質量優秀的項目,如自主招考國際在職研。
原因解析:
聯考同學圈年紀可能與你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人脈資源作用不大。
對于想申請在職研的人而言,在職研對其職業發展的幫助并不僅僅是職位或薪水的提升還有碩士學位證書,還有視野上面的開拓,行業知識的系統的梳理。
聯考有語數外考試,GPI 3.0以上,工作繁忙的你OK嗎?
聯考戰線太長,從申請到畢業拿到碩士學位證書需要的時間4年左右,假設你今年已經35歲了,現在開始備考,2020年10月份報名,若一切順利,論文答辯通過后,2023年獲碩士證書。35歲的時間是職場的黃金階段,這個證書絕對是用來錦上添花的,而花4年的時間來等待這個證書,機會成本太大。
自主招考國際在職研是指國外名校和國內名校在中國境內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的招生對象的招生項目。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進行自主招考的模式,部分院校也實行直接面試。要求你具備以下幾種素質,良好的英語水平,快速的職業發展軌跡,強烈而明確的求學目的。
無需參加全國碩士聯考,即可獲得國家教育部承認碩士學位。是目前為止專科直接升讀碩士的唯一快速通道。有非常好的課程,十多年來在中國辦學為國家培養了很多管理人才,在業界頗有名氣。也有個別課程教學情況難以保證,請同學在就讀前課咨詢公眾號客服多方了解,確保教學質量。
國際在職研很適合在上海、北京等地發展。對于國際一流的研究生學位有需求,將來會走向國際市場的職業經理人。工作忙碌、時間寶貴處于職場黃金階段的申請人。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