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辦學一直是教育領域里的熱門話題。7月19日,教育部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上公布了通過復核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名單(以下簡稱“名單”)。此舉再次引發了公眾對于中外合作辦學的關注。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份名單的出臺,有利于加強對中外合作辦學的監管,讓學生有法可依。
部分知名項目在名單中缺席
記者注意到,在教育部此次公布的名單中,一些開辦多年、頗具知名度的合作辦學項目并沒有出現,例如某大學國際商學院的“中法2+3本科雙學位項目”以及中國××大學國際學院的“中英合作項目”。這使得一些以考取這些項目為目標或已在這些項目中就讀的學生產生了不小的疑惑——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些項目的缺席?不在名單之中又意味著什么?一位中國××大學國際學院中英項目的學生告訴記者,自己就讀的專業竟沒有獲得官方的認可,這令他十分驚訝,他現在開始擔心自己就讀的專業是否合法,能否在就業后拿到國家承認的學歷。
據了解,這兩個項目的共同特點是采用了“X+X”形式的合作辦學制度(即本科前一段時間在國內學習,之后赴國外繼續學習)。這一特點也是一些未被審批通過的項目所共有的特點。例如,中國××大學國際學院共有美式與英式學位課程教育體系兩種辦學方式,與美國合作的本科教育項目通過了教育部的復核,而與英國合作的本科教育項目在名單中卻不見了蹤影。
“X+X”項目集體缺席
一位學生家長曾就此事咨詢過院方負責人,得到的答復是:該學院的中英項目因為采用了“X+X”形式的合作辦學制度,因此未通過復核。據該負責人介紹,不少985高校所建立的“X+X”形式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均未出現在名單中。不能通過復核所帶來的結果是學生畢業后無法獲得報到證(即“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飘厴I生就業報到證”)。報到證的缺失,會使畢業生無法順利考取公務員,也很難進入一些國有企業工作。但受影響的僅限于國際學院單招生,該項目國家統招生由于能夠獲得中國××大學本科文憑,因而不受限制。單招生屬于學院單招行為,無法獲得該校本科文憑,但學生畢業后同樣可以拿到國家承認的外方合作院校的合法學歷。
在中國××大學國際學院2010年招生簡章中可以看到,該學院中英合作項目被包含在“中國××大學經濟學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中,這同樣是高考志愿填報時的專業名稱。另據記者了解,在歷年來的招生簡章中,某大學國際商學院的“中法2+3本科雙學位項目”一直是以“工商管理(中法‘2+3’項目)”的名義來招生的,并將之定義為“某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中法交換生項目”,并不在中外合作辦學的范疇之內,因此與教育部此次公布的名單無直接聯系。
缺席原因一:
未能達到引進國外先進教育的初衷
為了獲得較為官方的解釋,記者多次嘗試采訪有關學校。但相關負責人均稱,此事尚無明確結論,不便接受采訪。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X+X”方式的辦學模式與國家對中外合作辦學的初衷不完全一致,這是導制名單中很多知名高校的國際教育項目缺失的原因。
對此,中國教育在線副總裁、留學專家胡本未分析稱,這些項目的“缺席”,是教育部文件中明確規定,中外合作辦學應滿足教育教學的地點主要在中國境內這一條件。中外合作辦學的初衷是引進國外的優勢教育資源,而在“X+X”的辦學方式中,赴國外學習的階段只是單純地將學生交給外方院校,既不符合上述規定,也違背了辦學初衷。
[FS:PAGE] IDP教育集團市場總監李濤分析指出,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在于學生不出國門就可以學到國外的知識,接觸到國外大學的教材,熟悉國外的教學和考核方式。而“X+X”的辦學方式更接近留學,學生在國內讀書階段主要讓學生從心理適應角度和學習方式上接觸國外的東西,做出調整。學生在國內期間通過先期體驗,到了國外后可以很快適應對接院校的教學環境,融入當地的學習氛圍,順利完成學業。
缺席原因二:國外院校的水平參差不齊
專家強調,由于部分國內院校選擇的國外院校的水平參差不齊,也是“X+X”項目集體缺席的原因。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一些學校招生門檻過低,給人過于追逐經濟利益的感覺。一些學生進入這樣的學校,就是覺得這種學?!盎臁睆埼膽{更容易。從教育部公布的名單中可以看出,在實施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高校中,屬國家“22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一流院校占據了一定比重。
缺席原因三:
國外一流大學選擇合作伙伴很慎重
李濤分析認為,通常國外優秀大學會要求其合作的中國大學達到一定的水準,而國內開展合作辦學的高校層次不一,這也是導致合作辦學的國外大學一流高校不多的原因。如果嚴格按照教育部對中外合作辦學的規定,外方合作院校需要有真正的教育資源的投入,包括師資和教材,國外大學資源和成本的投入還是比較高的。國外一流高校通常對設立海外校區、進行合作辦學非常謹慎,要通過很復雜嚴謹的內審程序。如果這些項目運作不成功,將會直接影響到其聲譽。
胡本未介紹,一些知名院?!癤+X”項目把關不嚴,選擇的國外合作方水平不高,并不匹配其在國內一流高校的地位。這些院校應選擇與高水平的外方合作,以更好地展開與學科相關的教學與研究。除此之外,由于關系到畢業后的就業選擇,畢業后能否獲得報到證的問題應引起廣大就學者的重視,這需要通過媒體的宣傳與名單的監管來實現。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