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由全國數字經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主辦、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承辦的“首屆全國高校數字經濟教育發展論壇”在中山大學南校園懷士堂隆重舉辦。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等約100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近180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探討數字經濟時代的教育變革與創新,攜手繪制數字經濟教育新篇章,為中國式現代化經濟學科新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中山大學原副校長、經濟與管理學部主任李善民,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副主任委員、浙江大學副校長黃先海,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守英,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委員、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院長林建浩,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委員、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江西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謝花林等嘉賓出席了會議。
開幕論壇
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懷士堂
1.開幕式致辭
以“數字中國建設與數字經濟人才培養”為主題的開幕論壇在熱烈的氛圍中開啟,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委員、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院長林建浩教授擔任開幕式主持。
林建浩院長主持開幕式
中山大學原副校長、經濟與管理學部主任李善民首先致辭,他代表中山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向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李善民教授指出,今年是中山大學世紀華誕,也是中山大學經濟學科建設100周年,首屆全國高校數字經濟教育發展論壇在中山大學舉辦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本次論壇能夠為全國各高校數字經濟教育提供思想碰撞、交流合作的平臺,探索科技創新與教育融合的新路徑,為推動全國高校數字經濟教育的快速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李善民教授致辭
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守英在致辭中代表全國數字經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對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承辦首屆教育發展論壇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謝。他指出,數字經濟人才培養需要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設數字中國的重大決策部署。各高校應積極探索構建實踐導向、問題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知識體系、課程體系,注重校內外導師隊伍組建、產教融合基地建設等,結合自身優勢和地域特點進行差異化發展。教指委已組織編寫了10門數字經濟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正在編寫《學位論文與申請學位實踐成果基本要求》等文件,未來將常態化舉辦全國數字經濟學術年會、教育發展論壇、案例大賽等活動。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將和各培養單位一起努力,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學科建設,培養數字文明時代世界一流水平、具有中國特色的高層次經濟學人才。
劉守英教授致辭
2.主旨演講
主旨演講環節由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守英主持。
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副主任委員、浙江大學副校長黃先海發表“數字貿易平臺與中國創新變革”的演講,強調數字技術在推動中國創新變革中的核心作用。黃教授指出數字貿易平臺促進了中小企業創新,推動了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這種融合帶來了組織、方法和規則的三重變革,尤其是在組織創新方面,數字平臺如同無邊界的“類孵化器”,為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黃先海教授演講
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委員、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以“數據要素價值化與數據基礎設施”為題發表了演講,他指出,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其價值化過程對于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強調構建完善的數據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提出通過優化數據流通機制、加強數據安全保障以及推動數據開放共享,可以有效提升數據資源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單志廣主任演講
江西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謝花林以“數字賦能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為題展開演講。謝教授分享了數字經濟在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面的作用。他指出,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生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價值,數字化交易平臺可以促進生態產品的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并探討了數字經濟如何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謝花林教授演講
3.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環節由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科研部部長、社會科學院院長李小平主持。
李小平教授主持主題演講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林平發表了關于“數字經濟創新與監管”的演講。林教授指出,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新的監管挑戰,傳統的監管模式已無法適應數字經濟的復雜性。他分享了對當前數字平臺監管困境的見解,提出監管創新應聚焦于制定更為靈活、前瞻性的政策,既要防止市場壟斷,也不能抑制技術創新。
林平教授演講
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建華就“數字經濟專業碩士人才培養”展開分享。張教授強調,數字經濟不僅是技術的變革,更是經濟結構和商業模式的根本變革。他還詳細闡述了當前數字經濟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的重點內容,并提出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可操作性方案,為數字經濟專業人才培養探索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建設性思考。
張建華教授演講
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委員、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徐龍炳在“轉型與專業學位品牌建設探索與思考”的主題分享中,深入分析了專業學位品牌建設與轉型的關鍵要素和路徑。徐教授強調,專業學位教育應緊密對接行業需求,結合市場實踐,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此外還探討了如何通過案例教學、產教融合、雙導師制等創新模式,提升專業學位教育的質量和影響力。
徐龍炳教授演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學院院長龔強圍繞“數智時代下研究與教育之挑戰”的主題,從人工智能發展趨勢與應用,介紹了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提出數智時代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龔教授認為,教育者應積極引入智能技術,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他還強調了跨學科合作的重要性,鼓勵學者們打破學科界限,共同探索數智時代的新機遇。
龔強教授演講
4.圓桌論壇
圓桌論壇環節由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委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學位辦公室主任喬晗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三希,騰訊研究院首席經濟學顧問吳緒亮,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辛勇飛以及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字經濟與金融科技事業部總經理張春光參與討論。
喬晗教授主持圓桌論壇
李三希教授強調了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應適應時代需求、國家戰略需求和市場需求,并提到當前高校在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方面面臨的共同困難,如知識體系、課程體系建設,教師團隊組建,產教融合機制建設。
辛勇飛從研究機構的角度,闡述了他們對于數字經濟人才的需求要點,并鼓勵學生跨學科學習、多元知識融合等,以應對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挑戰。
吳緒亮強調了數字經濟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指出人才需求大、專業涉及面廣、發展變化快;提出企業對人才的具體要求,包括洞察力、國際視野和技術經濟交叉背景等;建議建立校外導師制以幫助學生理論結合實踐。
張春光提到數字經濟領域人才缺口大,需要培養具備數據挖掘、分析和決策能力的專業人才。他還提到了新興職位如首席數據官和首席人工智能官的良好前景,以及這些崗位對數據分析能力的要求。
最后,李三希教授對圓桌論壇進行了總結。他表示,未來各數字經濟專碩培養單位在培養高層次的數字經濟綜合性專業人才過程中應注重實踐導向,加大產教融合,但也不能忽視學生的理論功底。
圓桌論壇
平行論壇
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嶺南堂
14日下午,三個平行論壇在嶺南堂同步舉行,分別聚焦數字經濟專碩人才培養與案例建設、教材建設、學位論文。論壇包含嘉賓分享及自由交流環節。
01
平行論壇(一)
主題:數字經濟專碩人才培養與案例建設
“數字經濟專碩人才培養與案例建設”論壇由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委員、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黃敏學擔任主持。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杜雯翠,浙江大學“文科領軍人才”特聘教授、浙江大學-香中文大學數字經濟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柯榮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院長唐宜紅,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陶鋒,吉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洪梅分別結合自己學校的特色對案例建設做了分享。
“數字經濟專碩人才培養與案例建設”論壇
02
平行論壇(二)
主題:數字經濟專碩人才培養與教材建設
“數字經濟專碩人才培養與教材建設“論壇由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委員、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嚴兵擔任主持。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數字經濟專碩項目學術主任陳斯維、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華、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李紅軍、武漢大學數字經濟專碩項目主任魏立佳、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經濟學系主任姚燦中、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周開國分別圍繞如何開展教材建設進行討論。
“數字經濟專碩人才培養與教材建設“論壇
03
平行論壇(三)
主題:數字經濟專碩人才培養與學位論文
“數字經濟專碩人才培養與學位論文”論壇由全國數字經濟教指委委員、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經濟研究所所長蔡熙乾擔任主持。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馬莉莉,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曹二保,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金融學院副院長鄧軍,江西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數字經濟學院)院長何小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濟貿易學院院長孫楚仁,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主任王賢彬分別就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和學位論文要求等方面做了分享。
“數字經濟專碩人才培養與學位論文”論壇
首屆全國高校數字經濟教育發展論壇在各平行論壇的熱烈交流與探討中圓滿落下帷幕。全國數字經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旨在通過此次論壇的思想碰撞與經驗共享,推動各高校不斷探索和完善數字經濟專碩人才培養體系,為國家輸送兼具深厚理論素養與出色實踐能力的高端數字經濟專業人才,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
與會嘉賓大合影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