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MBA30周年
三十而勵 向新而行
1979年,蔣紹忠以浙江大學第一屆管理科學系研究生的身份,開啟了與這所學校的鏈接。那時,浙大的管理系還叫“工程經濟教研組”,后來逐步發展成“科學管理系”、“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系” 、“工商管理學院”、“管理學院”。此后經年,蔣紹忠與浙江大學幾乎融為一體,曾任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教研室主任、管理系副主任、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等行政職務。而他與浙大MBA教育更是感情深厚。
1982年,正值浙江大學管理科學系籌建的關鍵時期,蔣紹忠留校任教。懷著對學術的熱情和對中國管理教育未來的憧憬,投身教學與研究。蔣紹忠見證了浙大MBA在管理學領域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當時的他自己大概也沒有預料到,這段“創業”之旅一走就是數十年,并成為浙大MBA教育發展史的重要一環。
我在浙大管理學院工作了四十多年,參與MBA教學近三十年,對這個項目充滿深厚的感情。
“讓人頭疼的課”
成了最受學生歡迎的課
在上世紀90年代,國內管理學科尚屬新興領域,教學體系、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需要創新。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企業逐步轉型,促使新成立的浙大管理系不斷探索與之相匹配的管理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
“現代管理理念的引入成為一項迫切的任務,1994年浙大MBA項目啟動,我成為浙大MBA中心首批任課教師之一。MBA學生的專業背景非常廣泛,文理工農經管都有,這樣的多樣性帶來了課堂的多元視角,但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不同學科基礎的學生,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讓MBA教學更符合實際需求。”
以我教授的《運籌學》為例,最初的運籌學課程是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碩士和博士的課程,內容涵蓋線性規劃、動態規劃、非線性規劃等高度理論化的內容,學習運籌學課程需要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等基礎知識,但復雜的數學模型和抽象的理論,讓很多非理工科背景的學生望而卻步,也難以直接應用于企業實踐。“運籌學直接搬過來教MBA學生,行不通”。
“為了尋找突破口,我開始研究國外的經驗。在一次課程設計中我發現了麻省理工學院(MIT)的MBA教材——《數據模型與決策》,這本教材對我啟發很大:它不是傳統的理論講解,而是完全面向實際問題,講如何獲取數據、如何用軟件處理數據,以及如何分析結果,這恰恰是當時MBA學生需要的?!?/span>
圖:浙大MBA2011級集中1班數模課合影
“此后,我對課程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摒棄了復雜的公式推導,轉而用實際案例激發學生興趣,將復雜的數學模型與簡單的工具結合,放棄了專業的統計工具SAS和SPSS,轉而用廣泛使用的Excel來處理數據?!白寣W生理解背后的邏輯,解決問題,比掌握某一種工具更重要。這樣一來,運籌學從“讓人頭疼的數學課”變成了“能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工具課”。
改革后的課程受到了學生們的極大歡迎,雖然MBA學生的專業背景各異,但學習的效果都非常好。MBA項目的學生在課堂上展現出的專注度和求知欲,也遠超其他專業學生。在我看來,一方面是因為采用案例教學更貼切MBA學生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也因為他們非常珍惜能夠在浙大讀MBA的機會。對于大多數MBA學生而言,能夠進入浙大攻讀MBA不僅僅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機會,更是一種改變職業軌跡的契機。
“我常常表揚那些學習表現出色的學生,特別是那些非理工專業出身的學生。我告訴他們,無論他們之前學的是什么專業,只要他們有激情和投入,都會在MBA的學習中取得進步?!?/span>
備注:2010年,在浙江大學MBA項目15周年之際,蔣紹忠老師被評為“浙江大學MBA最佳教師”獎。MBA同學在蔣老師評價中寫道:他的課--《數據模型與決策》,總是讓學生感覺望而生畏。復雜的公式、技巧性地操作對我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他耐心講解、旁征博引、妙語連珠,使原本陌生的理論與復雜的公式變得親切起來……
MBA教學的本土化實踐
從棒球數據到CBA案例
“MBA如何進行教學,這個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泵绹麜媽W者李志文教授在訪問浙大時跟我說,它的難點在于老師如何將這門面向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課程,教授給不同學術背景的學生。這就要求老師必須熟悉企業運作,同時還要做到教學與企業實際緊密結合。
李志文教授還向我介紹了美國MBA教育的起源。二戰后,大批美國退伍軍人在政府資助下進入大學深造,他們大多選擇了經濟、管理、法律等專業。但當時美國的高校教育依然遵循傳統的知識導向模式,要求這些學生像本科新生一樣從基礎課程學起。結果這些退伍老兵“造反”了。他們說:“我們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那么多年,你還要我們從頭學起?”
面對退伍軍人的不滿,美國高校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教學方法,來適應年齡較大,有工作經驗,專業背景各不相同的學生。哈佛大學率先行動,借鑒軍事學院的案例教學方式,提出了問題導向的MBA教學模式--哈佛案例教學。軍事學院教授戰略戰術時,以歷史上著名的戰役為案例,分析當時戰場環境、雙方作戰部署以及指揮官的決策過程,如法國拿破侖與俄國庫圖佐夫將軍的戰役,通過還原具體情境,總結勝敗原因和經驗教訓。
哈佛的案例教學,正是從軍事院校案例中獲得靈感,并將其引入商學院的教學中。我在教授運籌學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傳統課程模式難以滿足MBA學生的實際需求,MBA學生更期待課程內容貼近實際商業場景。這也引導我思考如何將中國企業的實際案例與MBA教學相結合,我開始摸索問題導向和案例教學的模式。這不僅考驗老師的學術功底,更要求老師深入企業一線,將實踐與理論結合。
一次企業調研時,我和學生們共同探討企業決策的優劣,學生們積極參與,提出不同視角的分析,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學院式教學無法比擬的。
為了將運籌學課程與本土實踐相結合,我以麻省理工的《數據模型與決策》為藍本,設計一門全新的MBA課程。先是直接采用麻省理工的教材,但問題很快顯現?!敖滩睦锏暮芏喙竞蛿祿际敲绹?,比如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數據分析棒球是美國的國民運動,但對中國學生來說完全沒有感覺?!?/span>
問題導向和案例教學的模式,不僅要求教學與案例結合,更是需要教學案例的本土化,這就要求有一本用中國數據,適合中國學生、中國企業的MBA教材。
我開始摸索如何將MBA案例本土化,將教材中的棒球案例替換為中國人更熟悉的中職籃CBA籃球數據?!按蠹叶贾乐袊男┗@球隊特別厲害,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這些球隊的哪些數據表現特別優異。這樣的感性認知結合數據分析,會讓學生更有參與感?!睆恼n程初創到教材改寫,我花了六年時間,優化了課程內容 “一開始,我邊用麻省理工的教材邊積累本土案例,后來逐步替換掉外國案例和數據,最終完成了一本完全適應中國國情的教材?!?/span>
我編寫的《數據模型與決策》教材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并連續推出三版,成為廣受歡迎的MBA教材。“現在出一本書都很難,更別說三版,說明這本書確實得到了認可。”這不僅僅是教材的變化,更是面向中國市場MBA教學思維方式的轉變。浙大MBA能獲得廣泛認可,就是在理論與實踐結合方面不斷探索的結果。
學生珍惜學習機會
老師更應珍惜學生的信任
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是做好課堂教學的關鍵。教學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我一直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從細節入手,改善學習體驗。在教學時,我非常注重工具化教學,因為這些工具可以讓學生迅速上手,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但課后學生們回到公司很容易忘掉。
圖:蔣紹忠老師(右)與畢業生
因此每一節課程必須錄制下來,這樣學生在課堂結束后也能反復觀看實際操作視頻,用以鞏固學習,甚至在工作中直接指導實踐。“有一次,一個畢業多年的學生找到我,說想用我的課堂視頻培訓公司員工,我立刻答應了。他說要付多少費用,我說完全免費。畢竟他們都交過學費了,學院也支付了我的教學酬勞。為了讓他放心使用,我給他寫了授權書,讓他不要擔心知識版權問題?!?/span>
教學視頻錄制中也曾發生過“事故”。一次課程結束后,我不小心點錯按鈕將三小時課程視頻全部刪除,聽到這個消息,學生們一片哀嘆。面對滿懷期待的學生,我趁著休息時間回家關起門講了三個小時,重新錄制了這一次課的教學視頻。第二次上課時告訴學生:“丟失的視頻找回來了,現在大家可以下載。”當時,課堂里響起熱烈的掌聲,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了教學的意義。這些視頻對學生來說,是寶貴的資源,對老師來說,同樣是一份責任。學生珍惜學習機會,老師更應珍惜學生的信任。
今年,我加入了一個MBA校友群,這個群里面很多我過去的學生。那天大家熱情地在群里發帖,“歡迎蔣老師!”,“蔣老師的視頻我還保留著,經常翻出來看?!逼渲幸晃粚W生還提到:“蔣老師講每次做完文件,都會把數據調整為新羅馬字體,對蔣老師認真的教學態度印象深刻?!崩蠋煂W生的影響遠超課堂,這種責任感更讓我意識到教學的重要性,也不斷激勵提升自己。
老師們不斷探索的MBA教學之路,也是浙大MBA從無到有的一個縮影。從改革開放初期積累理論,到后來深入課程實踐,再到推進案例教學本土化,我們一步步見證了浙大MBA的成長與突破。三十年來,我看到無數MBA學生從課堂邁向職場,用知識和品牌改變人生。他們帶著勇氣,主動選擇職業道路,這段歷程,是我們與浙大MBA共同成長的記憶,更是教育改變命運的真實寫照。
“教育的意義不在于告訴學生答案,而在于幫助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路徑。”我相信浙大MBA三十年的積淀,將為推動中國經濟更進一步奠定基礎。
“我在浙大管理學院工作了四十年,參與MBA教學近三十年,對這個項目充滿深厚的感情。我衷心祝愿浙大MBA項目持續發展,邁向新的高度;也祝每位從事MBA教學的老師工作順利,身體健康。最后,愿所有校友與管理學院保持緊密聯系,擁有幸福的家庭和卓越的事業。”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