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2024級國際商學院的全體同學,
各位參加迎新的學姐學長們,
敬愛的各位老師同仁們:
早上好!
不瞞大家說,我算了一下,這是我第12次借這個場合與全體國商新生聊天。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聊天機會。而且對我來說,這樣的機會正在變得越來越少。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想說的話也越來越多。這個矛盾只能通過不斷提升我個人的知識素養和語言能力來實現。人生當中,到處都是這樣的矛盾。這就像我們考進來之前希望北外的分數低一點,增加自己被錄取的機會;但考上來之后馬上就希望北外的分數排名高一點,這樣就可以促進分泌一種神秘的激素,讓自己變得更快樂。說到這里,我必須很嚴謹地透露一下,2024年我們本科招生,整體上分數有所提高,逆轉了去年人工智能興起時的下跌趨勢。
來到北外,我猜可能大部分同學的心情是雀躍的,但也不排除很多人在面對新環境時候的惴惴不安——讓我想象一下這幾天在你身上發生過的場景:從東院逛到西院,然后坐在圖書館門口的小花園那里,發一條告慰自己的小紅書;和同寢室的同學努力展現你文質彬彬的一面,和他們暗中較勁,誰才能夠更晚一點恢復本色的自己;熱切地想去了解自己所學習的專業和課程,急于聽到學長學姐們的故事,并以他們的故事為參照,憧憬或者占卜一下自己未來的命運。當然,還有一項重要的內容,來報到的路上聽著家長一路的嘮嘮叨叨,并試著在目送他們遠去之后,把這些嘮叨暫時寄存在隨身的行李箱中,安放在你擁擠宿舍中的某個角落。
是的,今天我和大家聊天的目的,就是請大家盡快把你人生的行李放好,收起小桌板,調整座椅靠背,系好安全帶,因為我們就要準備要起飛了。
剛和大家講,我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度過了十二個春秋,我今天不打算再和大家重復過去十二年我們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成績應該是有一點點的,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工作中的經驗、教訓,還有無數的遺憾。說起來,今天的我,就有三個巨大的遺憾,打算和同學們認真分享。
第一個遺憾,是這么多年我也始終沒有想清楚,什么是最好的大學教育,怎樣做才是最理想的商學院。我多年以來對這個學院的信仰,就是“全球化的商學教育”。這里面有個核心詞匯:一是全球化,一是商學教育;首先我們說一說全球化,全球化是過去幾百年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核心推動力,同樣,全球化也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最基本的辦學特色。最近幾年以來,全球化的趨勢受到了來自各種極端思潮的巨大的挑戰,經濟發展和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助力了這些極端思潮的興起。全球地緣政治和安全形勢正在肉眼可見地發生變化。在這種環境下,經濟發展在人們最關心的事務列表中的位置有所下降。商學教育是直接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應用型學科,在一個全民避險的時代,學習什么是創新、什么是企業家精神、什么是好的經濟制度,略微顯得有點不夠新潮。
但現代商學,或者我們經常叫做經濟學和管理學,是有生命的學科,他們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可以敏銳地感知到人心的變化,社會的冷暖。我們的注意力一旦稍稍偏離軌道,經濟學和管理學就開始用各種數字提醒我們回歸正途:財政收入、股票價格、銀行壞賬、獨角獸企業數量、社會融資總額等等,我們一旦不認真,他們的數字就不好看。日光之下無新事,我們今天全球面臨的經濟問題,在幾十年、上百年前的經濟管理理論中,或多或少都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但遺憾的是,人類經常會巧妙地繞開那把真正可以解決問題的鑰匙,而是去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舍本逐末。如果我們回過頭去看歷史,就會發現,人類會反反復復在一個差不多的位置跌倒,完全不是我們想象的因為知識的積累而變得更加智慧。這個現象的出現,是因為人的有一些方面,并不會隨著科技和經濟的進步而發生根本的變化。我們稱之為人性。
這里是我的二個遺憾,那就是我到現在的年齡,我也還沒有能夠很好地理解人性。傳統的經濟學里有一個理性人假定,在一種普遍意義上,人總是會去追求對自己更有利的結果,但現實的情形非常復雜,由于人們獲取信息的能力不同,或者信息相同的情況下,人們做出判斷的能力不同——有的人無法準確判斷環境,也有人無法準確認知自己。比如,同樣是打游戲。有的人會放縱自己,在本該安靜的集體寢室里旁若無人地通宵連線;而另外一些人,一樣晝夜不休,加班加點,促成“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一天之內銷售達到15億元,兩周的銷量更是高達8.67億美元,這是人性往兩個極致發展的例子。再比如,同樣是想要保研或出國讀研積累績點。有的同學起清晨戰半夜,學習、競賽、社會服務一樣不落,卷禿整個年級;也有同學學習起來沒有狀態,但臨時抱佛腳,小動作一大把,考試作弊、找老師要分數,在各種離譜行為被拒絕了之后把堅持原則的老師和同學掛上小紅書泄私憤。
羅曼羅蘭說:多數人在二十或三十多歲已經死了,他們變成自己的影子,不斷重復以前的自己。
這是在國商所絕不允許的,我希望從國商走出去的每一個人,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點上,當你回憶在北外國商度過的幾年,都可以很肯定地對自己說:我一直是一個對世界充滿熱愛、對未來充滿憧憬,并愿意為之奮斗的人!
我們每一天,都要面對長期和短期之間權衡,付出和收獲之間權衡,自我和他人之間權衡,承受不被理解的孤獨,激發創造的熱情。我想這也應該是國際商學院教育理念的核心,以勤勉、嚴謹的學術態度,給同學們提供一個開放、平等、寬容和多元化的平臺,點燃每一個人內心的激情,讓所有年輕的靈魂,都有機會成為這個舞臺的主角。
這也是我的第三個遺憾,作為院長,我還沒有能夠把學院的很多地方,建設成為我心目中理想的樣子。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看,我們尚沒有在所有的項目中,貫徹我們的價值觀。比如,大部分同學畢業的時,可以使用流利的外語作為工作語言。但也有過一次我在保送生面試的時候,怒不可遏地批評了我們的一位本科同學,我和她說:你在國商畢業,英語講成這樣子,很難通過我們的保送面試。當然,我非常希望這是個案。從科學研究的角度,我們大部分的碩士、博士畢業生,經過了嚴格的學術訓練,撰寫出令人滿意的畢業論文。但也有同學在過去幾年因為論文抄襲被褫奪碩士學位或者在畢業后被要求整改論文。從資源支撐的角度看,學院擴展了不同類型的合作企業,為同學提供非常多的就業和實習機會,帶著同學們去到中國各地、城市鄉村。但,同學們在就業中,也始終面臨結構性的問題,我們同學尤其家長,對中國經濟和中國產業發展的判斷,一定程度上慢于時代的腳步。
同學們,今天的儀式是為了歡迎你們加入國商大家庭。我發自內心地希望,你們在加入國商以后,可以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和我以及所有老師和同學一道,成為國商進一步發展壯大的見證者和貢獻者。我知道,能夠把近2000在校師生和上萬的畢業校友以及數不清的合作伙伴,都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北外國際商學院是這樣一個極其特殊的地方,讓我從今天開始,帶你們去體會她特有的理想主義和英雄氣息:不聲不響,不卑不亢,不屈不撓,不畏艱難;有理想,有堅持,有創作;是韌性,是克服困難,是激情澎湃,是不斷地突破自我,是受盡煎熬卻永遠熱愛!
最后祝愿大家在國商都能夠收獲最美好的青春!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