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華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美國賓州一家300人規模的公司擔任財務分析,她是公司錄用的第一位中國員工。生活中,她是徜徉于雪場的雙板達人,也曾汗灑美國拳館,參加拳擊比賽。
在美生活10年的她返回中國后,在“四大”開啟了職場新篇章,如今切換到字節跳動的國際電商業務擔任財務BP,一步步朝著“金融財會行業專家 ”的職業夢想邁進。
她為什么會來到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復旦國金)的在職金融MBA(FMBA PT+)進一步深造,期待通過這段學習為職場發展帶來哪些幫助?
讓我們走進本次故事的主人公——總是充滿好奇、元氣滿滿的李怡華。
李怡華
復旦大學在職金融MBA項目2023級學生
本科就讀:Millersvill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就職單位:字節跳動-國際電商業務 財務BP
十年“美漂”,
用124封簡歷,完成“跨國”職場切換。
高中時,李怡華便遠赴大洋彼岸求學——賓夕法尼亞州的Lancaster是一座美麗的小城,華人很少,她早早練就了照顧自己,打入當地社交圈子的本領。從高中、大學再加上實習和工作一路走來,李怡華總共在美國生活了近十年時間。直到今天,Lancaster 仍有不少人會記得這個熱情真誠、像小太陽一樣溫暖著別人的上海姑娘。
大學三年級時,和許多大學生一樣,李怡華開始著手求職。活潑外向、在當地已初具朋友圈的她,正是通過一次networking(社交活動),獲得了一份令人驚喜的工作。
“當時我想學陶藝又沒有報上學校的陶藝課,就去了市中心的一家陶藝館。在那里認識了一家公司的CFO,并接到了他的面試邀請。”在PK掉強勁的競爭對手最終拿下offer后,李怡華曾好奇地向德國老板詢問自己的勝出原因,老板的回答非常簡單:Inquisitive(好學好問)。
在李怡華看來,好奇心與求知欲只是順利入職的基本要素之一,努力、真誠和感恩是職場最好的通行證。這個習慣為同事們手寫圣誕賀卡的中國女孩在短時間內就贏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認可。
圖:送別時,李怡華和同事們的合影
工作之余,李怡華選擇與雪山作伴。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滑雪達人,四個月的雪季中,她每天下班后便扛著雪板出現在山腳下。工作日的晚間,總能看到她在雪山上馳騁穿梭的身影,周末兩天也總是泡在雪山上。“四個月的雪季,我大概滑了有100多天。”
因為對滑雪的熱愛與高強度的練習,她還順利通過了雙板的滑雪教練考試,與資深教練一起帶課。在她看來,滑雪是一項“你付出多少、它就會給你多少反饋”的運動。“我在一次次練習中克服對高度和速度的恐懼,不斷地突破自我。我的教練告訴我:‘you always look at where you wanna go’。這對我的影響很深,不僅讓我更享受滑雪和運動帶來的快樂,也在后來的人生路上更有目標感,更篤定。”
圖:在全球不同雪場留下足跡的李怡華
在美十年于李怡華而言,是一段充實有趣、充滿了美好回憶的時光。也正因為如此,當她離開時才會格外的矛盾與留戀。但路在腳下,夢在心里,李怡華在回國后帶著清零后重新擁抱挑戰的心態開始找工作。
在經歷了30天內投遞124封簡歷的高強度求職后,李怡華加入了會計界的黃埔軍校,成為了一名四大審計師。
迎難而上,為人生“上強度”
在普華永道的前三年,李怡華一直在審計工業組穩扎穩打,夯實了財務領域的基本功,也以出色表現獲得了Top Rating的內部評級。
而隨著組里承接了一個科創板的項目,她也迎來了職業生涯的第一個高光時刻。“這個項目從股改到在科創板啟動IPO,我都全程參與了。”李怡華記得,在IPO審計項目的走訪環節時,她行程最密集的一天跑了三個城市,前后50個小時沒有合眼,“當時有種靈肉分離的感覺。”
到了IPO沖刺階段,李怡華有大半年的時間和同事們一起長駐青島。“當時我們的常態是白天在現場進行審計工作,晚上加班到凌晨3、4點,小睡一會兒再起來接著干。”這樣的工作強度已經有點極限挑戰的味道了,但李怡華卻感到小確幸。
“因為我們就是很純粹地想要做好一件事,每個人都想著幫別人多分擔一點。能夠遇到很好的領導和一群在同一個戰壕打拼的同事,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圖:熱血工作五年后,從“四大畢業”啦!
這個IPO審計項目帶給李怡華的影響是長久而深遠的。她洞察到在未來的職場,對數據的分析能力、判斷力和決策力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于是毅然轉換賽道,加入了普華永道交易并購組;她也由此認識到自己在金融視野和金融思維層面還有提升空間,于是將目光投向了“聚焦全球金融前沿與本土實踐”的復旦在職金融MBA,期待通過進一步深造來重塑自己的競爭力。
她分享了項目讓自己心動的3點理由:“首先,從普華永道的一名審計員轉型為公司的高級顧問,我需要構筑全面的金融知識體系,讓自己在行業內更有話語權;
其次,我的兩位前同事都是復旦國金FMBA PT+項目的校友,都不約而同地大力點贊在這里的學習體驗。國際一流的師資團隊,老師們擁有深厚的學術底蘊,業界導師又能帶來最前沿最具實戰性的干貨分享。
最后,項目精品化的班級配置可以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在這里產生更多的高質量交流和鏈接互動。”
圖1:參加五屆學生大使的樂隊活動
圖2:參加班級組織的飛盤活動
身心進階,享受被“雕刻”的過程
李怡華將這一次的重返校園視為事業和人生的新起點,而她也確是做到了用成長與“升級”不斷超越著昨天的自己。
談起這一次的求學之旅時,李怡華用到了一個詞:雕刻。“職場人的再學習選對項目很重要。就我個人而言,我很享受在復旦在職金融MBA被‘雕鑿’與‘琢磨’的過程。可以說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我正在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實際上,李怡華所談到的“雕刻”指向了“精神”和“身體”兩個層面。精神層面的重塑來自于學習:“復旦在職金融MBA實在太硬核了!”能讓李怡華這個抗壓力超強的人發出如此感慨,足見項目的“含金量”是落到實處的。
謝方先生是一家能源類制造業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同時也是復旦國金FMBA PT+項目財務會計綜合實踐(LIVE)課程的導師,他的課程關于《半導體產業鏈財務分析實踐》令李怡華印象深刻。她認為,“謝方老師有著很敏銳的行業洞察力,擅長通過案例分析剝離出深層的商業邏輯,觸達問題核心。”
“我曾經上過謝老師的一堂估值課,課上從產業結構、成本構成、技術和市場趨勢等方面對比分析,評估了中科微至、ASML和臺積電的企業價值。”李怡華用“干貨滿滿的輸出”來總結那一次的上課感受,她還用課堂所學把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的“卡頓”一點點捋通順了,“課后我還專門找了《光刻巨人-ASML崛起之路》,進一步了解公司的歷史與發展,感覺收獲很大。”
圖:與謝方老師的課堂合影
講授《宏觀經濟學》的王永欽教授同樣也是李怡華的特別關注。“《宏觀經濟學》這門學科貌似很有距離感,但當我嘗試用宏觀視角去看待一些微觀問題時,會帶來不一樣的思路和靈感。”王教授本身是一個謙遜博學、愛書如命的師長,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圖書館教授”。“很多同學都在他的言傳身教下愛上了讀書,養成了工作、學習再忙,也會讀書充電的好習慣。”
盡管生活幾乎要被工作和學習填滿,但李怡華還是會堅持在每天早上8點前后去健身,在她看來這正是“身體雕刻”的重要途徑。“規律的健身習慣會讓我精力旺盛、沖勁十足,時刻都能元氣滿滿!”
圖:積極記錄生活點滴美好的李怡華
小紅書賬號:@銅豌豆
求學至今,李怡華一步一個臺階地完成了從“四大”到化工巨頭巴斯夫高級信貸分析師、再到字節跳動財務BP的進階切換,正步履穩健地朝著心中“金融財會行業專家”的夢想邁進。在她面前,一幅金融行業的全景圖譜已經徐徐展開;而她也會繼續透過金融的本質,去找尋并實現自我價值。
學生時代,李怡華曾經練習過一段時間拳擊,在賓州的拳館里打過拳,參加過美國鄉村的拳擊比賽。這個笑容燦爛的女生從來不懼于向任何擋在面前的困難“揮拳”,她也會繼續朝著生命中的每一個目標全速奔跑,讓不服輸的人生永遠“熱辣滾燙”。
如果你也渴望加入FMBA PT+溫暖的大家庭
2025級復旦大學在職金融MBA申請進行中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