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2024年7月19日,一場主題為“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鏈建設”的公開課在杭州蕭山錢江世紀城圓滿舉行。此次活動由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與杭州市蕭山錢江世紀城管理委員會、浙江省金融業發展促進會共同主辦,蕭山國際人才俱樂部承辦。
圖為復旦大學金融名師公開課——金融科技產業生態建設現場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學術副院長、金融學教授、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張純信教授出席活動,并發表了《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鏈建設》的主題演講,向大家分享了他對金融科技產業生態系統構成的基礎要素的最新研究,并探討了以杭州、上海、大灣區等地區為代表的中國城市在打造國際領先的金融科技生態過程中的機遇與挑戰。活動邀請了眾多錢江世紀城優質企業、浙江省各金融機構的高管代表參與。
張純信教授是金融科技領域的專家,他的研究被超過200家媒體報道,其成果發表在多個頂級期刊上。在本次公開課上,張教授深入剖析了金融科技產業生態系統的構成要素,并通過案例分析,展示了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技術供應商等參與者如何有效協作,以促進創新、提高效率、降低風險。
公開課的議程緊湊而豐富。張純信教授首先介紹了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的概念,強調了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以及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金融科技的加速發展。他指出,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的構建需要技術、基礎設施、監管、企業、人才、應用、政策和資本等多方面的協同。
圖為張純信教授于杭州公開課演講現場
在分析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發展時,張純信教授提出了“A+B+C+D”的新金融模式,即各行業的特殊性相互賦能,產生有效協同。他以微眾銀行、螞蟻金服、拉卡拉金科、云從科技和京東數科等企業為例,展示了金融科技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和創新。
放眼全球,張純信教授對比了美國、倫敦、新加坡、東京等地的金融科技發展模式,指出不同地區的發展思路和監管策略對產業生態的影響。他強調,構建國際化大都市,以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為雙目標,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
在探討金融科技生態系核心因子和排名時,張純信教授提出了TOPSIS評價指標體系,涵蓋基礎設施、技術、監管、企業、人才、應用、政策和資本等多個維度。他通過這一體系,對全球25個主要城市進行了金融科技產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的比較分析。
在場的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在職金融MBA項目的學生們就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當下宏觀經濟環境、綠色金融等話題與分享嘉賓們展開了積極提問和深入探討,受益匪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張純信教授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科技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他指出,盡管該地區在多個產業方向上占據優勢,但仍需加強政策頂層設計、產業特色培育、企業孵化機制等方面的建設。同時,也特別對杭州在金融科技生態里的布局進行了闡述。他表示,杭州早在2020年就正式啟動了“監管沙盒”,新金融和互聯網金融也成為了杭州主導優勢產業。
公開課的最后,張純信教授提出了幾點設想,包括注重人才培養、鼓勵企業創新、突破技術瓶頸、加強有效監管和活躍資本端等,為金融科技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建議。
這場公開課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分享,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參與者紛紛表示,張純信教授的深入講解和前瞻性思考,為他們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探索和實踐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啟發。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創新的重要力量。
圖為張純信教授于杭州進行學術分享現場
除了學術交流分享,復旦大學在職金融MBA項目的招生老師柏賀向與會者介紹了復旦大學在職金融MBA項目的師資團隊、教學模式、獎學金政策、申請流程等相關信息,以及學院最新開設的高階金融碩士項目的最新資訊。
未來,復旦大學在職金融MBA項目將一以貫之地秉承“立足國際金融視野,服務國家金融戰略,塑造頂級金融人才,成就頂級金融智庫”的辦學使命,致力于培養優秀的金融專業人才,為中國金融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