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行為學》結課感悟
《組織行為學》結課感悟
課程回顧
01課程背景及老師介紹
02課程回顧及小組匯報
03課程感悟
01
課程背景及老師介紹
組織行為學是本學期開啟的第一門課程,從陽春三月到初夏五月,經過五天緊張而充實的課程學習,我們23D班的同學們對于組織行為學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這五天,猶如一場知識的盛宴。
01
課程背景
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管理者理解和引導組織中人員行為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組織行為學旨在探討個體、群體以及組織系統對組織績效和員工行為的影響。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價值觀的碰撞更為明顯。同時,科技的快速發展也改變著工作方式和組織形態,組織行為學能讓我們洞悉這些變化背后的規律,以便更好地適應和引領變革,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02
李嘉老師
李嘉老師,管理學博士,南京大學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在R&D management、《經濟管理》、《科研管理》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十余篇,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項目和江蘇省教育廳項目。主要從事建言行為、情緒、創造力、創業管理方面的研究。李老師以其深厚的專業素養和獨特的授課風格,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解了組織行為學的諸多重點內容。從個體行為到群體動力,從領導風格到組織文化,每一個知識點都猶如一把鑰匙,為我們開啟了理解組織中復雜行為的新大門。
02
課程回顧及小組匯報
課堂上,李老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我們學習路上的引導者。她積極與我們進行交流和互動,鼓勵我們提出問題、分享觀點。每一次提問都能引發我們的深入思考,每一次討論都讓我們的思維碰撞出絢爛的火花。如何做好Z世代員工管理?個人決策與群體決策的比較?李老師的課堂游戲有趣而精彩,案例分析深刻且專業。
5月17日的小組作業匯報中,同學們各展其能,紛紛運用所學到的組織行為理論來對影視作品里的相關內容予以剖析,各小組的匯報精彩絕倫。
第四組的姜斌同學呈上了“《中國合伙人》中的組織行為學”,“新東方”的創業史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迪呢?
第六組的朱鳳梅同學帶來了“在《瘋狂動物城》中探尋組織行為學”,展現了在迪士尼的那個童話天地中,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組織行為。
第二組的“齊妃”張秀方同學,她從文字角度對《甄嬛傳》的經典橋段展開分析,同組的組員們更是通過現場反串將情節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
第七組的趙麗娟同學透過《荼靡》這部以女性視角為主的影視劇,不但深入分析了組織行為,更是提醒我們持續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性。
第五組的馮永國同學憑借其獨有的風趣與詼諧,讓大家對他們組精心籌備的分享內容銘記于心,現場掌聲此起彼伏。
在怪獸的世界里,又隱匿著何種組織行為理論呢?第一組的吳戀水同學和何金璇同學為我們揭秘了金剛和哥斯拉的那個世界。
最后壓軸的三組楊志峰同學,不僅給我們展示了《周處除三害》的經典情節,還通過細致分析,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組織行為學在其中的體現。
03
課程感悟
在這五天的課程中,我們整個班級都經歷了一次知識與思維的洗禮。通過課程學習,我們深知在工作中要善于分析團隊成員的行為動機和心理,從而更好地激勵他們發揮潛能。在處理團隊效率問題上,要以高情商的方式去協調各方,化解矛盾。后續在工作中,我們將把這些寶貴的感悟運用到實踐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團隊協作水平,努力創造更出色的工作成果,讓這五天的學習真正轉化為推動我們前行的強大動力。
最后,感謝李嘉老師的精彩授課!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