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洲洋
22級FMBA學生
23年8月-24年1月前往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交換留學
選擇交換的初衷
要做這樣的選擇其實并不困難,多少人掛在嘴邊的“國際視野,歷史縱深”,不同于旅游短暫的淺嘗輒止,能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不同文化的社會生活中,這樣的機會十分難得。錢鐘書把出國留洋比作出水痘,大體是因為出了一次水痘就有了免疫力,知其所以,不至于在海歸面前丟了志氣。當然逢人便指著自己痘印告訴別人自己出過水痘就十分粗鄙。老婆說:“人生維度上不留遺憾,體驗難得”,得到全力支持,無后顧之憂后,我便快樂地踏上了北歐之旅。
哥本哈根商學院教學樓一角
哥本哈根和ESG金融
人類的樸素愿望之一,便是“去遠方”。既然都是出行,當然選一個人跡罕至,咫尺天涯的,北歐顯然非常符合。一邊是“綠水青山金山銀山”言猶在耳,另一邊是蘋果發布會三句不離“ESG和Carbon Zero”。丹麥的哥本哈根商學院作為歐洲最好的商學院之一,素以低碳綠色的理念而聞名,自然成了我的理想選擇。在校期間,我給張一飛教授的ESG finance課程當過助教,他極力推薦歐洲的ESG課程:“歐洲人有真心在搞環保”。于是選擇ESG金融的課程,還新添了一份探索的樂趣,看看ESG是不是虛偽的包裝和空洞的制高點。
關于學習
與小組同學合影
丹麥的學習非常注重交流,幾乎每節課都會有業界人員帶著故事來課堂分享。和這群小伙伴一起完成小組作業,是會被他們孜孜以求的精神裹挾向前,不敢松懈。
課堂上
同時,學校提供很多實踐參訪的機會。在丹麥最大的生物發電站,近距離地看著堆垛齊整的秸稈還是頗為震撼。它們被統一收集碾碎為生物顆粒用作發電燃料完成碳循環。得知這樣的發電站方式已經有超過三十年歷史,還是令人心生敬意的。爬一爬風電塔筒和鍋爐高塔,一邊望著廣袤的波羅的海,一邊聽聽教授自豪地講述丹麥的能源系統,教學體驗非常不錯。
奇妙的文化沖擊
在我們的文化中含蓄是高級的審美。折柳送別以示挽留是高級的,“柳”留也;玲瓏骰子安紅豆以示相思,是有審美情趣的;凡事直抒胸臆直來直去,有失高級感。
因此,每次在哥本哈根海邊游泳,對我都是一次文化沖擊的現行。丹麥人民喜歡“質本純潔還潔去”的自然回歸,一絲不掛地沖向大海或許是北歐民族血統召喚,而對我每次都是華夏文明含蓄審美的沖擊。俗話說入鄉隨俗,去的次數多了,我竟然也逐漸視之如常,竟有一次獨自在海灘邊沉思:莫名想起了馬賽克,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的馬賽克,避而不談似乎是自己的怯懦心虛而非含蓄,畢竟是真實的存在,畢竟是你我皆有之物。
鳴謝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畢業季。由衷感謝學院提供了難得的交換學習機會,并為出行事宜一路綠燈。我想來,無論是兩年的MBA項目還是這次的交換經歷,都像是汽車加速換檔時的短暫失速,所有的投入都非常值得,它們幫助我未來更快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