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和AI等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海量的數據持續不斷地被生產出來并被智能化地運用,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活等領域都在發生革命性的改變。在經濟領域,數據將會成為和技術、資本、勞動力同等重要的生產要素。
數據要素市場,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逐漸展現出其巨大的商業價值。數據資源“入表”,是數據從資源邁向資產時代的一步,它開啟數據要素產業化的大時代。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可以通過分析海量數據來洞察市場趨勢、優化產品設計、提升運營效率。然而,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數據隱私保護、數據安全、數據流通與共享等問題亟待解決。
與此同時,AI技術正在迅速滲透到各個行業中,成為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力量。無論是智能客服、智能制造、智能金融,還是自動駕駛等領域,AI技術都在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然而,如何更好地應用AI技術、如何克服技術實施過程中的難題,也是企業需要面對的挑戰。
本次論壇旨在搭建學界與業界交流的平臺,共同探討這個全球都在積極探索的新領域下的新產業、新應用,讓未來的學子們真切感受到交大高金教授風采,以及業界專家對當下經濟發展的深刻洞見, 帶領學子們感受SAIF金融MBA的培養理念,傳遞我們對人才培養的熱忱與理念。
數據驅動未來 AI引領創新
掃名報名
嘉賓簡介
鮑捷 博士
文因互聯董事長、創始人
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師從圖靈獎獲得者 Tim Berners-Lee 與 James A. Hendler兩位知識圖譜領域創始人。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博士,倫斯勒理工學院(RPI)博士后,麻省理工學院(MIT)分布式信息組(DIG)訪問研究員,有20多年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工程經驗。
曾任三星美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和三星S-Voice架構設計師、 W3C OWL(Web本體語言)工作組成員,參與撰寫了OWL2 知識圖譜語言國際標準。現任W3C(萬維網聯盟)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語言與知識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心智計算專委會委員、金融知識圖譜工作組主席、中文開放知識圖譜聯盟(OpenKG)發起人之一,國際Data Intelligence雜志編委。
研究領域涉及人工智能諸多方向,如自然語言處理、語義網、機器學習、描述邏輯、語義維基、上下文建模、語義信息論、規則語言、封閉世界推理、策略建模、語義數據集成、模塊化本體、協作本體構建、網絡隱私保護、神經網絡、數據挖掘、圖像識別等。
自2022年年底,大模型技術興起,鮑捷博士參與或組織了近 50 場大語言模型相關學術研討會,帶頭負責文因領域大模型的研發和場景落地工作。受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金融碩士(MF)專家講師,分享大模型技術相關知識。
鮑捷博士已經發表 70 多篇論文,發表于包括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JCAI),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ISWC), Extended/European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ESWC), and Asian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ASWC) 等等。
李健博士
亞馬遜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大中華區首席醫療行業總監
高金領航計劃業界導師
負責醫療器械、創新醫藥及生命科學領域的數字化創新、行業解決方案和戰略合作。
在此之前,李健博士在英特爾公司擔任亞太區醫療與生命科學業務負責人,負責醫療人工智能、精準醫療及醫療物聯網等相關業務。他也曾經在知名企業美敦力、西門子、飛利浦從事醫療創新與新興市場戰略相關工作10余年,并曾領導美敦力腫瘤微創外科明星產品Emprint?的產品開發及全球上市。
李健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他在病毒免疫、再生醫學、基因組學和臨床腫瘤領域發表過數篇高水平國際學術論文(《Science》《Blood》《Gut》等雜志),擁有 7 項腫瘤生物標記物的國際專利,并已完成相關臨床轉化與本土的商業授權。
李健博士目前是多個醫療行業協會、跨國企業、創投機構的行業專家顧問及復旦大學藥學院兼職教授,同時也擔任著“奇璞獎”“美敦力數字醫療創新大賽”“武田中國創新挑戰賽”等全國范圍大賽的專業評委。2019年李健博士主編編著了前沿專業書籍《精準醫療—未來醫療新趨勢》。
王資凱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王資凱是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技術轉化業務負責人。交通部自動化碼頭行業研發中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醫療影像信息集成協會 副理事長,中國質檢協會醫學工程專委會理事,上海系統仿真學會理事。
吳晨
著名財經作家、專欄作家和書評人
吳晨先生是著名財經作家,專欄作家和書評人,曾擔任《經濟學人?商論》總編輯。
吳晨先生先后出版了“咆哮二十年代”三部曲(分別是《聚變:商業和科技的前沿思考》《轉型思維:如何在數字經濟時代快速應變》及《超越烏卡:不確定時代的長期主義思考》)《商業場景:未來商業的進化方法論》《潛流:激蕩、變局與趨勢》《突圍:未知時代的探索與創新》。2024年年中,他計劃出版新書《重塑》,與《突圍》和《潛流》構成大轉型時代的新三部曲。此外,他正在與著名未來學家凱文?凱利撰寫一部前瞻未來25年科技變革的新書,初步確定書名為《2049的世界》,計劃于2024年末出版。
張春 教授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匯付天下講席教授
張春教授現任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匯付天下講席教授,2010年至2021年任學院執行院長。他曾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主管研究的副教務長、荷蘭銀行風險管理講席教授。張春曾在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擔任金融學教授17年。他是第一個從新中國到美國大學執教金融學的學者,也是第一個在美國大學取得金融學終身教授之后全職回國工作的學者。
張春教授目前的研究領域是公司金融、宏觀金融、組織和制度經濟學。他的研究發表于《經濟理論期刊》、《金融學期刊》、《金融研究評論》、《貨幣經濟》、《商業期刊》、《貨幣、信貸與銀行期刊》等眾多刊物,并合作出版多本專著。2006年,北大出版社出版了張春的著作《寫給中國企業家的公司財務》。2008年,人大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書《公司金融學》。由他任組長的深圳發展銀行中歐課題組的應用型研究專著《供應鏈金融》于2009 年出版。其中,張春教授的論文"資本管制和最優中國貨幣政策”獲得了2016年度孫冶方金融創新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