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3日,由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主辦、廣東工業大學MBA教育中心承辦的“2024商學教育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科學城順利召開。本次論壇大咖匯聚、觀者云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8所院校和亞太地區60余家企事業單位的教育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和商界精英齊聚一堂,探討數智化時代的商學教育如何更好地賦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堪稱大灣區商學教育生態圈的一場盛事。
論壇匯聚了來自全國商學教育界權威專家和頂級科技企業高管的智慧和思想。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華南理工大學中國企業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藍海林、華南理工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張振剛、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系客座教授呂源、華為智慧教育首席專家郭慧鵬、字節跳動-飛書生態渠道客戶總經理王東、白云電氣集團黨委副書記與副總經理程詠斌、科大訊飛華南公司副總經理與智慧城市業務總經理應俊做大會主旨報告,廣東工業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執行院長謝光強教授、廣東獅核認證服務有限公司(亞太綠色聯盟中國首家認證中心)執行董事吳中琦女士參加了本次會議的圓桌討論。
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陳卓武研究員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歡迎辭。
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小節教授致開幕辭,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黃培清主持了開幕式。
1、數智化時代的商學教育未來
論壇第一部分圍繞“數智化時代的商學教育未來”展開,由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小節教授主持。主旨報告嘉賓有西交利物浦大學理事與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企業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萬人社科領軍人才、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藍海林、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系客座教授呂源、華南理工大學原黨委副書記、二級教授張振剛。
席酉民教授就“數智時代的工商管理教育”作主旨發言,從新時代、新范式、新載體、新領導、新管理、新機制、新組織、新責任等方面指出了工商管理教育變革的方向。他指出,當前工商管理教育面臨的一個新局勢是共享、共生、人機共生等幾種機制共同發揮作用,顛覆我們的生活方式、商業模式和人才要求。未來,工商管理教育應重視生態管理、樹立創獲生態紅利的管理目標、重視產業家的培養、進行多維變革、重視人生教育和心智模式的提升,讓工商管理教育向“專家會診”“臨床治療”、提升產業、升級管理體系、培訓各類人才相結合的模式轉型。
藍海林教授就“烏卡環境下核心專長的構建與戰略管理者面臨的挑戰”做主旨發言。藍教授從佛山企業2023年營收情況引出構建核心專長的作用,指出中國企業經營環境面臨動態性、不確定性、復雜性、模糊性的特點,企業應通過確定核心價值觀、尋找志同道合的利益相關者、選擇匹配的戰略思想模式來進行基本戰略的選擇。藍教授通過解析核心專長構建的過程機制,提出了當下對企業戰略管理者在核心價值觀、素質特征、能力特征方面的要求。
呂源教授圍繞“以‘創生’超越‘生成’——人工智能助力商學教育向‘知行合一’轉向”的主題,從哲學的角度深入探索了教育、人工智能的根源內涵,闡釋了如何通過人-機關系看待人與人工智能的關系和人工智能未來的四種進路,提出了經濟增長模式的變化對商學教育的啟示。呂教授還表示,創新將成為商學教育的重中之重,未來將繼續探索人工智能在商學創新教育中的作用。
張振剛教授以“數智時代的三種思維及商學教育創新”為題進行主旨演講。張教授基于數字經濟背景,結合具體的實際案例,闡述了數智時代企業所面臨的三個挑戰,包括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決策三個方面,并通過人工智能發展階段、人工智能類型、生成式AI特征、超級計算、人工智能發展的趨勢和人工智能賦能管理三大變革具體闡釋了智能化決策的特點。張教授提出了面對挑戰所需具備的三種思維:結構化思維、平臺思維和數字思維。最后,張教授提出現代教育應做到理念創新、方法創新和課程創新三大創新。
2、數智化時代的企業高質量發展實踐
論壇第二部分以“數智化時代的企業高質量發展實踐”為題,探討企業如何利用數智技術改革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嘉賓包括華為智慧教育首席專家郭慧鵬、字節跳動-飛書生態渠道客戶總經理王東、白云電氣集團黨委副書記與副總經理程詠斌以及科大訊飛華南公司副總經理與智慧城市業務總經理應俊。
會議由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馬文聰教授主持。
郭慧鵬從新形勢和新應用兩大方面分享了當前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發展趨勢和行業應用。他圍繞AIGC、云計算、AI大模型等方面介紹了當前人工智能市場的發展新趨勢,例舉了華為根據新形勢開展的新應用領域,包括:在教育行業實現云上云下教學全場景協同、AI驅動的科學研究新范式;構建AI創新生態,從人才培養入手,校企密切合作。他還介紹了華為大模型應用的探索——通過盤古大模型解決行業難題,釋放AI生產力,深入各行各業核心生產系統創造價值。
王東就“像打造產品一樣打造公司:字節跳動組織管理理念與實踐”進行主旨發言。王東以字節跳動由百人規模到十幾萬人規模的組織發展歷程為背景,生動地闡釋了企業組織迭代的過程。他指出,字節跳動是以“沒有一個產品能跨越周期,跨越周期的只能是團隊和組織”為組織管理理念,并通過利用工具成功實現組織能力的固化。王東認為通過工具,可以將對員工的個人素質要求轉化成組織固有的能力;同時利用工具也有助于聚焦客戶、高效跟進,打破組織部門間的壁壘,提高企業業務的運營效率。
程詠斌就“白云電氣集團的高質量發展生態系統構建:戰略與期望”進行主旨發言,他分享了白云電氣集團對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和對產業生態建設的探索。他指出,時代矛盾已經轉變,市場面臨產能過剩、投資過度、內卷過分的挑戰,制造企業應與時俱進、走專精特新之路,筑牢實體產業根基、做強做全產業鏈。產業生態建設應基于行業特性,實施生態建設,通過匯聚精英人才、掌握核心科技,從而加快數字化重塑。他總結道,白云電氣集團將憑借家國情懷、底線思維、思利及人、長期主義等精神實現“綠色智慧能源的踐行者和引領者”之愿景。
應俊就“AI,解放生產力,釋放想象力”進行主旨發言。首先他指出,認知大模型正在開啟一個增長新時代,人工智能現階段分為三步:運算智能(能存會算)、感知智能(能聽會說、能看會認)、認知智能(能理解會思考),通用人工智能將重塑產業形態和競爭格局,成為驅動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引擎。其次他表示,人工智能的規模化應用,應以服務國家戰略和解決社會剛需為前提。為此,當前大模型將賦能千行百業,助推產業升級。
3、商學教育與企業高質量的雙向奔赴
論壇的第三部分是圓桌討論,圍繞“商學教育與企業高質量的雙向奔赴”主題展開,由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奚菁教授主持。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張振剛、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系客座教授呂源、廣東工業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謝光強、白云電氣集團程詠斌、飛書生態王東、廣東獅核認證服務有限公司吳中琦,共6位嘉賓參與了圓桌討論。嘉賓們圍繞高質量發展中的企業社會責任、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商業人才畫像、商學院和商學教師如何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商業人才等問題進行了深度交流。
王東認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創造更多的價值和提高效率,為此教育應注重培養更具創新思考能力和能夠通過工作技能和知識結構上幫助組織提升效率的人才。與此同時,學生應注重自身深度思考、系統總結、重大決策能力的養成。
呂源從教育本質的角度談到商學院或企業應探索如何通過AI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在教育學生、培養學生成為新人才前,教師首先應打通實踐和教學的邊界,起到表率和模范作用。
吳中琦提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應聚焦社會、生態和經濟三個底線,要培養跨專業、跨學科、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此外,商學院應圍繞經營管理、產品管理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多元化地捕捉機會、梳理出有效信息,培養學生多維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張振剛指出在充滿競爭、技術迭代的時代,人才培養應注重三個方面:一、培養學生強大思想智慧;二、培養學生強大理論智慧;三、培養學生實踐智慧。此外,對于經典理論如何在當下煥發新活力方面,他對教師提出四個方面的要求:廣泛實踐、不斷學習新知、教授方法論、培養學生興趣,并引導學生追逐光、靠近光、看見光、成為光。
謝光強表示企業要提升自身的效率,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技術優勢。在教育培養方面,學校應培養符合行業和企業需要的優秀人才或卓越工程師;通過項目、競賽、訓練融為一體的方式加強跟企業高度產教融合,培養出能夠解決復雜的工程問題、科學問題,能夠獨當一面,做一個受歡迎,且長期提升自我的人。
程詠斌表示當前企業需要工匠型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應具有可持續學習的能力、開放包容的心態、敢于奉獻的精神、具有工匠精神;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企業和學校應加強聯合,做到引進來與走出去、產學融合、強化溝通。
相約來年
最后,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小節教授做論壇閉幕式總結發言。他指出,本次論壇實現了“聚力同行、賦能致遠”的初心,學院將把“商學教育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打造為探討商學教育生態構建的品牌化平臺,并盛情邀請與會嘉賓繼續關注、參與明年的盛會。
本次論壇為推動商學教育的進步和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讓我們期待來年再聚!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