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同濟案例日:走進中微公司”成功舉行。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施騫教授,原上海振華重工總裁黃慶豐,SAP全球副總裁、中國研究院院長李瑞成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宋華教授,安徽柏逸激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陸峰博士,安集微電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常務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楊遜女士,上海陛通半導體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姜鴻亮先生,北京微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慶博士,上海積塔半導體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盧網平先生,同濟大學半導體產業聯盟負責人、長城資本上海辦事處總經理貢璽先生,AOS半導體公司副總裁張佩英女士,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協理、專業學位中心主任、MBA/EMBA中心主任程國萍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案例中心主任、人大商學院案例中心主任徐京悅副教授,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主任陳迅副教授,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鐘競副教授,案例中心負責人李清海,同濟經管MBA/EMBA、學術型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等五十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大家首先參觀中微的企業展示廳。中微公司制造集群王志軍總經理為大家介紹了中微的產品、中微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特點、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和核心研發人員、獲得授權的專利等,并針對大家的問題做出解答。
PART/1
開場致辭
施騫書記致辭,并向尹志堯董事長授牌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施騫教授首先致辭。施騫書記感謝中微公司、感謝尹志堯董事長給予大家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施騫書記表示,通過學院案例中心組織開發的關于中微的案例,大家對于中微和尹董事長有了初步了解。
在創立中微之前,尹董事長已經在美國硅谷從事集成電路前端設備的開發和市場導入工作20年。他是國際等離子體刻蝕技術發展和產業化的主要推動者之一,成功參與和領導了國際市場一半以上的刻蝕機開發,取得80多項美國專利,同時也是200多項其它海內外專利的主要發明人之一。
尹董事長先后供職于美國英特爾(Intel)、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泛林公司(Lam Research),并擔任重要領導職務,推動應用材料公司和泛林成為半導體設備的技術和市場領導者。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由尹志堯博士于2004年創立。僅在創立三年后的2007年,中微就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代CCP高能等離子體介質刻蝕產品。中微獨創了第三代等離子體源、雙反應臺反應器。中微的等離子體刻蝕機是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企業首次推出面向65納米至45納米的設備。中微的刻蝕反應器已覆蓋到5納米,而且實現了量產和復購,并在5納米以下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中微的刻蝕設備和MOCVD設備,已在性能和性價比上進入國際三強,部分產品在其細分市場全球領先。中微有嚴格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保證企業十幾年來在法律訴訟上一直處于不敗之地。2023年,中微公司第三次榮登福布斯中國“中國創新力企業50強”榜單。并于2023年12月作為集成電路領域的創新型企業代表,榮獲首批上海市創新型企業總部授牌。
在2018年美國 VLSI Research的全球評比中,尹志堯董事長與英特爾董事長、格羅方德CEO等一起被評為2018年國際半導體產業十大領軍明星(All Stars)。2020年,尹志堯董事長被福布斯中國選為50名中國最佳CEO之一。2021年榮獲安永企業家獎中國大陸大獎。
中微為何能夠在短短20年間,在跨國公司高端壟斷的半導體設備行業取得成功?期待尹董事長為大家揭示中微成功的秘訣:中微的“四個十大”,即產品開發十大原則、戰略銷售十大準則、營運管理十大章法和精神文化十大作風。
PART/2
專題報告
尹志堯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志堯博士首先歡迎“同濟案例日:走進中微公司”。尹董事長的報告分為三大部分,即半導體設備產業的戰略重要性及形勢、集成電路設備市場的發展趨勢、中微公司的概況及“四個十大”。
半導體設備產業的戰略重要性及形勢
圖片來源:中微公司官網
全球范圍內,半導體設備行業大概有1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這個市場規模支撐了1萬億美元的半導體芯片制造,芯片制造支撐了數萬億美元的電子系統,進而支持數十萬億美元的數碼產業,例如網絡電商、傳媒、人工智能等。半導體設備行業是后續諸行業的基石。據一份研究報告,2021年數碼產業占全球總產值的41%,尹董事長估計,到2035年,這個比例可能達到50%。
尹董事長認為,按照生產方式,人類其實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傳統的宏觀加工,第二次是微觀加工。微觀加工的工業革命于1950年代開始,重要標志是兩次縮小100萬倍,第一次從1947年的電子管計算機到30年后,即1985年Intel開發的128K芯片,基本門電路的面積縮小100萬倍。再過30年,到2015年,以日本東芝開發出128G的閃存為標志,集成電路的面積又縮小了100萬倍。60年內,集成電路的面積兩次累計縮小1萬億倍。
直到2022年,在中國興建一條12英寸的晶圓生產線,大概需要投資100億美元,其中70%用于購買設備,設備涵蓋10大類,可細分為170多種,共有3000多臺。這些設備中,大概85%需要美國、日本和荷蘭公司提供,國產設備大概可以占到15%。2023年,國產設備的市場份額可能上升到25%。即使這樣,仍有75%的芯片設備受制于美、日、荷企業,受到限制和斷供的威脅。因此,中微等中國半導體設備企業任重道遠。
編者按:美國對華限制日益嚴格,不僅范圍持續擴大,而且限制持美國國籍和美國綠卡的人員為中國半導體行業和相關企業服務,甚至擴大到在美資企業工作的中國員工。半導體行業尤其是半導體設備行業,是美國對華限制的重點。美國政府不僅限制美國半導體企業、半導體設備企業對華供貨,而且要求日本政府、荷蘭政府也限制其企業向中國供貨。
集成電路設備市場
半導體設備行業既適合長線投資,也適合短線投資。過去數十年的數據表明,芯片行業的平均增長速度遠高于GDP的增長速度,而半導體設備行業的增長速度又數倍于芯片行業的增長速度。但芯片行業、芯片設備行業的增長速度變化幅度巨大。芯片相關的電子和數碼產品不是人類的必需品,所以其消費會隨著經濟形勢和居民收入明顯變化。另外,芯片行業的高速增長,往往與新發明產品推廣和滲透相關,例如游戲機、PC、智能手機,而這些數碼產品的市場會較快飽和。市場飽和后,芯片行業需求下降,相應地半導體設備行業的需求也下降,導致半導體設備行業的增長率變化幅度大。長期高于GDP增長,使得芯片設備行業適合于長線投資;而短期的大幅波動,又使得芯片設備行業適合于短線投資。
中微公司所取得成績以及“四個十大”
中微公司
自2004年成立以來,中微一直致力于開發和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微觀加工高端關鍵設備,已成為國內高端半導體設備的領先企業,是國際微觀加工設備行業極具競爭力的新星。
到2022年底,中微累計實現3311個等離子刻蝕和化學薄膜的反應臺,在國內、亞洲和歐洲的106條生產線應用,累計裝機臺數保持11年平均增速在35%以上,2022年增長超40%。中微關鍵客戶市場占有率得以提升,部分產品的市場份額在全球位居首位。中微MOCVD設備在Mini-LED氮化鎵基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Mini-LED氮化鎵基MOCVD設備是照明產業從傳統照明到LED 照明的關鍵設備,中微相關設備助推LED 照明產品的推廣應用,助力節能降耗。
從2012年到2022年,中微公司連續十年保持營業收入年均增長大于35%。其中,公司產品在關鍵客戶市場的接受度和銷售額穩步提升,高端工藝研發進展順利。在2021年比2020年訂單增長90.46%,銷售收入增長36.72%的基礎上,公司2022年新簽訂單金額同比增長了53.0%,達到63.2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52.50%,達到47.40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83.44% ,達到9.19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41億元,同比增長32.8%;實現歸母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46.27%。
中微公司持續提升綜合競爭力,在技術進步、業務發展、業績增長、規范治理等方面不斷提高水平,公司綜合競爭優勢繼續得到強化和提升。中微的刻蝕設備可以覆蓋幾乎所有的應用需求,包括邏輯芯片、閃存、動態充儲、特殊器件等。2023年,中微的人均年銷售達到350萬人民幣,各項營運的KPI遠高于國內其他半導體設備公司,達到世界領先半導體設備公司的水平。
公司目前有1700多名員工,外國員工占20%,在我國臺灣、韓國、日本、東南亞及美國有6個全資子公司,在國內外有15個銷售和服務中心,初步實現國際化運營。公司于2019年7月21日在科創板上市,是首個在上市一年后達到1000億市值的科創板公司。
四個十大
圖片來源:2022中微公司環境、社會及管制報告
中微“四個十大”的相互關系
尹董事長把中微的“四個十大”形象地比喻為一棵樹的主干、葉果、枝干和根基。
圖片來源:2022中微公司環境、社會及管制報告
中微的“四個十大”
在有限的時間內,尹董事長只能闡述部分“四個十大”:
— 產品開發十大原則
為達到設備的最高性能和客戶最嚴要求而開發。中微的產品一定要按照最高要求開發,不能只達到進口替代,性能指標一定要超過進口產品,而且要有足夠的超前量,因為產品開發需要多年時間,要保證產品上市時依然先進。
為技術創新、設備的差異化和IP(知識產權)保護而開發。在中微創立之初,世界上刻蝕機重大創新的60%與中微創業團隊相關。加上中微創立后的二十年,中微團隊累計貢獻了世界上60%的刻蝕機重大創新。差異化的一個重要案例是中微獨創的雙反應臺反應器的CCP 刻蝕設備、ICP 刻蝕設備,該類設備一個系統帶有三個雙臺反應器(共六個反應臺),可節省約30% 的制造成本,設備占地面積小,輸出量高,加工成本低。直到今天,只有中微有能力提供這種設備。
為設備模塊化、同質化、容易改進和升級而開發。這一條是企業成功與否的因素之一。最好不同設備的大部分模塊是一致的,只有小部分模塊不一致,可以通過不同的組合加上開發部分模塊,形成新的設備。
嚴格遵守五階段產品開發管理流程(PDP)。該流程包括原型機研發、生產線測試、批量生產等。
— 戰略銷售十大準則
三維市場和產品發展戰略。集成電路市場浮動太大,每年比上一年可能增長80%—100%,也可以比去年減低30%—40%。如果中微把所有雞蛋完全放在一個籃子里面,企業就不可能保持穩定成長,所以中微必須開發其他應用領域,例如泛半導體的微觀加工設備(刻蝕機、薄膜機、檢測機)、環境保護設備、新能源設備、顯示屏設備。但中微只進行圍繞核心能力——微觀加工能力的相關多元化。
有機生長和外延擴展戰略。在有機增長的基礎上,中微通過投資和并購,積極但謹慎布局產業鏈上下游部分重點領域,致力于獲得戰略協同效應并兼顧良好的經濟效益。
— 營運管理十大章法
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尹董事長認為,ESG的本質是要求企業回答,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對這個問題,尹董事長的回答是,公司都要為老百姓謀福利,要為社會做貢獻,對社會起到正向作用。
嚴格的法務、合規和知識產權管理。尹董事長在創立中微之初就建立了高水準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例如《中微專利管理制度》。中微的知識產權體系包括:(1) 所有入職員工必須簽署嚴格的《保密協議》,承諾入職后不得透露原公司技術與商業秘密,如有違反,后果由個人承擔;(2) 在開發新產品時必須深入調查和研究對手、客戶和供應廠商的相關專利,確認有多少專利是無效的,哪些專利是不可逾越的;(3) 注重專利保護,形成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網;(4) 制定知識產權和專利的攻防策略,在出現法律糾紛時能及時、有力地應對;(5) 嚴格遵守中國、美國和各相關國家知識產權法律,遵守進出口政策和相關法規,確保合規運營。
— 精神文化十大作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微文化的本質和出發點。自強不息涵蓋前五條,即自立自強、主動積極,志高存遠、進取不息,誠信務實、說到做到,大膽建言、勇于創新,智慧決策、全力執行。厚德載物涵蓋后五條,即看人長處、認識不足,換位思考、善于傾聽,厚德載物、樂于助人,嚴守秘密、紀律嚴明,大局為重、合作共贏。
一個公司的成功,在初始階段主要因素是技術和產品,發展到大公司階段,主要因素是營運能力,領先企業及百年老店依靠文化作風。依靠精神文化十大作風,中微立志打造百年企業。
企業成功與否,固然有諸多原因,但歸結到哲學層面只有兩樣東西,第一,總能量最大;第二,凈能量最大。總能量最大是指企業領導、制度和文化使得所有人、所有部門的積極性全都發揮出來,而且發揮到極致;第二,凈能量最大是指每人發揮出的能量不要在內耗中消失,而且變成一致對外的競爭力。
PART/3
圓桌論壇
宋華
Q1
宋華:創業者如何避免在企業成長后創業團隊分裂?如何留住人才?
尹志堯:每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會培養很多人才,人才流動是常態,創業者要坦然接受。但優秀的創業者要有辦法把核心人才凝聚在一起,而且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加入,但也要淘汰一些不適合企業發展的人。全員持股制度反映了中微踐行社會主義共有制的價值觀,是中微留住人才的法寶。
黃慶豐
Q2
黃慶豐:中微如何做到后繼有人?
尹志堯:中微創立二十年來,一直在培養接班人。中微把認可和踐行企業精神文化的員工提拔到領導崗位。
李瑞成
Q3
李瑞成:隨著量子計算機等革命性技術和產品的誕生和推廣,人類是否有必要無限追求集成電路的摩爾定律?
尹志堯:無論是電子計算機還是量子計算機,或者是其它技術的計算機,都需要微觀結構,所以中微所專注的微觀加工能力一直會有需求。
張文慶
Q4
張文慶:尹總在創業之前已經是知名的科學家,而且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整合資源的能力,但絕大多數創業者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尹總對創業者有何建議?
尹志堯:中國的人才非常多。每位創業者都有自己的思想、能力和社會網絡。例如,中國100多家半導體設備公司的創業者都富有創新性,都非常努力。假以時日,這些公司一定能夠獨立支撐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程國萍
何奕
江鴻亮
徐京悅
許磊
楊遜
張佩英
尹志堯
PART/4
總結與致謝
同濟經管案例中心負責人李清海再次感謝尹董事長為大家做了三個小時的精彩報告。大家都被尹董事長的愛國精神感動,感受到尹總的責任和擔當、對于半導體行業的深刻理解和洞見、辯證思維、智慧決策,尤其是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轉化為實實在在、可以讓人感受和貫徹執行的企業文化和制度。
李清海
李清海感謝AOS半導體公司副總裁張佩英女士等各位企業家、教師、校友、同學的參與和支持。李清海誠邀各位企業家、教師和同學參加于2024年4月13日舉行的第五屆"同濟案例日",以及后續"同濟案例日:走進企業"系列活動。
PART/5
展望未來
“同濟案例日”由同濟經管案例中心主辦,MBA/EMBA中心、本碩博中心協辦。“同濟案例日:走進企業”是同濟案例日的子品牌活動,是同濟案例日的拓展和深入。同濟案例日先后走進德國賀利氏(Heraeus)、德國可耐福(KNAUF)、德國SAP中國研究院、上海振華重工以及中微公司,展望未來,同濟案例日將會走進更多優秀高科技企業。
同學感言
有幸跟隨“同濟案例日:走進中微公司”,讓我深入了解半導體設備行業的前沿技術和趨勢。尹志堯董事長三個多小時的精彩分享,讓我深入認識中微公司的企業文化和業務。尹董事長深度解讀公司發展壯大的四個“十大”,體現了一位科學家的管理智慧。更令人感動的是,年近六旬的尹董事長放棄國外公司開出的優渥條件,毅然回國,從零開始創業,二十年如一日,帶領中微進入全球主流半導體設備市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開創一個又一個輝煌。尹董事長的勇氣、魄力和智慧令人敬佩,值得我們年輕一代學習!
——徐濤 同濟經管博士后
本次同濟案例日活動來到了半導體設備產業的翹楚——“中微公司”。如果說上一次走進振華重工,讓我們體會到萬噸級別大國重器的恢弘厚重,那么走進中微公司就如同進入了微觀的玄妙世界。聆聽尹志堯董事長三個小時的精彩分享后,我想從企業家精神的角度來談談本次案例日活動的感想。
第一,尹志堯董事長六十歲回國創業,中途數次遭遇危機,但始終帶領團隊攻堅克難。面對美國制裁、知識產權訴訟絲毫無懼,如今近80歲,他仍然精神矍鑠、思維敏銳,可見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恒久有力的精神,不隨年齡增長而消弭,也不會隨環境動蕩而沉淪。第二,尹志堯董事長堅持原始創新,無畏長期艱苦卓絕的探索,帶領研發團隊構建屬于中微公司的技術體系,勇敢走出自主之路,點燃新的科技之塔,可見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探索創新的精神。第三,尹志堯董事長創業之前就已功成名就,但仍心系國家戰略需求,扎進了半導體設備行業的深河,他發現半導體行業的很多重大技術創新是中國留學生完成的,那中國人在自己國土上也一定能做成,可見企業家精神是一種胸懷家國的精神,將企業命運與國家命運系于一體,企業與國家并進。
“同濟案例日:走進中微公司”是中國企業家精神力量的盛宴。感謝學院的組織,也感謝中微公司,特別感謝尹志堯董事長。期待下一次同濟案例日!
——曹磊 2023級博士生
通過“同濟案例日:走進中微公司”,我直觀感受了企業實踐,中微秉承三維發展戰略,不斷推出有競爭力的高端設備,賦能中國半導體產業。通過尹志堯董事長三個多小時的分享,我不僅學習了半導體行業的前沿技術與知識,更獲得了他創立和管理科創企業的智慧。中微公司倡導和踐行的“四個十大”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充分領略了中微公司強大的創新精神和生命力,這樣的創新精神將鼓舞我在學術研究中不斷進步。
——王柯 2020級博士生
非常有幸參加“同濟案例日:走進中微公司”活動,尤其是有幸聆聽了尹志堯董事長三個多小時娓娓道來的講演,讓我肅然起敬、心潮澎湃、收獲頗豐。尹董事長是一位具有大智慧、家國情懷的優秀企業家,值得每一位國人學習。特別想強調的是,中微在知識產權方面,穩扎穩打,從創業之初就建立了高水準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為中微快速、穩定、安全增長保駕護航,構成企業的一項核心競爭力。
2022年,中微的營業收入達到47.40億元,在企業變得越來越龐大的時候,期望中微還能一如既往地保持高水準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高水準高效率的企業管理體系,衷心希望能再有聆聽尹董事長教誨的機會。
最后,我想表達一下,讓我們向尹董事長學習、向中微學習,創辦更多像中微一樣有競爭力的企業,為國家民族的繁榮強盛貢獻我們的力量。
——劉希勝 2020級MBA綜合四班
“同濟案例日:走進中微公司”是一次非常難得、非常珍貴的經歷。尹志堯董事長3個小時的報告讓我受益匪淺,將對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報告豐富多彩,且非常生動,涵蓋了半導體行業的現狀、發展趨勢、技術創新等方面,既有生動的案例,又有深入的分析。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在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半導體行業將繼續高速發展。但半導體行業面臨技術更新換代快、市場競爭激烈的挑戰。中微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和差異化,在研發方面一直保持高強度投入,不斷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確保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領先地位、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楊春燕 2018級MBA校友
尹志堯董事長在內部管理上推行民主化,在分配上嘗試共享化,倡導資本與勞動平等參與分配,在決策權上反對股權化,這些富有哲學思維的獨特視角,讓我難忘。
——張文慶 2000級MBA校友
從尹總的熱情演講中,我們能看到尹總對半導體行業的激情和對祖國的熱愛。當聽尹總介紹我國半導體行業很多企業的創始人都是從國外回來創業,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中微公司是我國半導體設備行業的一面旗幟。希望中微公司能夠繼續引領國內半導體設備的科技創新,為我們在科技對抗中充當中流砥柱。Chiplet技術作為延續摩爾定律的重要技術路徑,可能成為我國彌補先進制程短板的重要途徑,為我國獲取高端芯片提供了新的路徑。希望尹董事長能關注這項技術。
最后,再次感謝尊敬的尹董事長!祝尹董事長健康長壽!
——雷鳴 2022級EMBA46班
通過尹董事長3個多小時干貨滿滿介紹,我詳細了解到中微公司的發展脈絡,以及尹董對于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以及高端制造業的前沿脈絡的洞見。此次的案例活動,讓我印象最深刻。第一,中微公司的“四個十大”是中微公司幾十年來企業經營的寶貴經驗總結;第二,尹董以自身為例,向我們傳達了他寶貴的人生信條及如何影響企業經營理念,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第三,尹董不僅落腳在中微公司的運營,更能夠站在更高維度,思考中國企業如何經營,如何為廣大人民造福,體現了一位優秀企業家的胸懷和格局。“同濟案例日:走進中微公司”是一次非常充實、非常增長見識的活動,恨不得時間更長一些。
最后,非常感謝中微公司安排此次活動,感謝尹董貢獻寶貴時間傾囊相授,祝中微公司越來越紅火。
——李林源 2023級MBA綜合五班
尹總的智慧決策模型給我很深啟發。尹總做決策時不僅要思考個人短期需求,還要考慮個人長期需求,再到團隊需求、公司需求、地區需求、國家需求,最后上升到全球需求。一項決策能滿足需求的層級越高,決策的影響力越大。我將來努力打開格局,樹立全局意識,成為面向全球的經營管理者。
中微誠信經營不僅寫在公司章程中,而且融入到企業文化中,讓組織成員牢固樹立誠信意識。中微經歷數次司法案件,但要么勝訴要么和解,我想到一句古話:“身正不怕影子斜”。中微從創立之初,尹總領導的創始團隊就一直秉承誠信經營的理念,無論在研發產品還是經營貿易,都遵守國內外各項法律法規。每當有競爭對手發起訴訟,中微都能夠沉著應對,通過法律途徑成功維護自身合法利益。
——楊上洲 2023級MBA綜合一班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