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大道,謀大同,風正揚帆正當時!2023年12月16日14:00,暨南大學管理學院華商管理論壇“展望2024:經濟的新平衡與中長期結構調整”在管理學院101會議廳隆重舉行。本次論壇邀請到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為學界、業界同仁呈現一場精彩的論壇演講。
百年商科育桃李、廿(nian)五同舟立潮頭。在過去這不平凡的二十五年里,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育茁壯成長,影響日增,桃李滿天下。為慶祝管理學院建院25周年,暨南大學EMBA特別舉辦本場華商管理論壇,與管理學院廣大校友和EMBA的學子們共享知識盛宴。論壇現場人潮涌動,座無虛席,營造出濃厚的學習、交流氛圍。
PART/1
智者同行,精彩開講
本次論壇出席的領導和嘉賓有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黎文靖、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凌子山、主講人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以及學院教授們、老師們、EMBA聯合會的干部們、各位同學們。
論壇的主持人由廣東廣播電視臺的任永全擔任,他同時也是第十一屆、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廣東省政協委員花都區十七屆人大代表、廣東廣播電視臺教育中心總校長。
論壇伊始,管理學院院長黎文靖發表開場精彩致辭。黎院長談到“2023年最后一個月,我們相聚在此,共同回顧一年的收獲和成長,我代表學院向老師和同學們送上誠摯的祝福,歡迎大家的到來。未來征途上,希望大家既要登高望遠,又要學會始于足下,牢記使命,發揚好中華優秀的商業傳統文化。”
管清友教授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講人,他是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同時擔任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基金會理事、APEC工商理事會數字經濟委員會委員、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和廣東創業投資協會首席經濟學家等職。
PART/2
知識盛宴,干貨滿滿
緊接著,管清友教授帶領大家一起進入論壇的主題。他結合從業視角,梳理我國經濟運行的特點和中長期的趨勢,從學院的角度分析策略,總共包括四部分:宏觀政策解讀、經濟形勢展望、長期問題研判、資產配置策略。
01 近期重要會議的解讀
管清友教授從近期召開和即將召開的重要會議著手,分析當下宏觀政策中的經濟發展。
1、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機構的成立是我國金融發展的里程碑事件。管教授提到金融強國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中金融監管問題值得關注,需要橫向和縱向考量。通過復盤2014年的金融泡沫、2015年的股災、2016年的債券風險,管教授談到此次中央決策層會議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到的更多是風險,并且延續了2017年金融工作會議的基調,強調“重監管”。
2、中央經濟工作會。此次工作會既是今年經濟工作的總年,也有明年經濟工作的部署,提出“五個必須”、“九項重點任務”以及“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12字。透過本次會議,管教授談到要把握好宏觀和微觀的經濟發展,經濟的“溫差”會影響決策。時間節奏很重要,尤其是對宏觀和微觀經濟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好時間節奏,容易喪失解決問題的時機。
3、明年的第二十屆三中全會。在改革重擔、中美關系、內需擴大等壓力和挑戰下,第二十屆三中全會尤為重要。該會議涉及中國發展的長期問題,至少影響未來五年,甚至更長。
02 明年經濟趨勢
梳理完宏觀政策后,管教授從總體情況、消費端、投資端、出口端等角度進一步闡釋中國明年的經濟趨勢。
首先是經濟總體情況,管教授認為2023年比較特殊,疫情過后,完成5%增長目標問題不大。IMF(國際基金貨幣組織)在“中國經濟評估新聞發布會”上也上調我國全年增速為5.4%。
然后是消費端,我國消費總體在恢復,但未達到2019年的消費水平,餐飲強于零售,可能受報復性消費傾向影響。
接著是投資端,一是地產仍是重要拖累項,房地產的“大周期”基本過去了,進入到了行業拐點階段。二是我國有制造業的全產業鏈條和制度優勢,但如何實現避免產能過剩和內卷需要我們思考。三是2024年基建投資的動力和阻力。
其次是出口端,在2024年,應對貿易伙伴的遷移給予關注。
管教授分析完明年經濟態勢后,他接連拋出幾個問題,帶領大家深入思考中國經濟的趨勢。如何理解2024經濟環境?明年是中國在疫情后經濟常態化發展的第一年,IMF上調中國增速至4.6%,國內預判在4.2或者4.3%左右。管教授預測明年經濟增速目標較大可能在4.5~5.0%,并表示我們需要逐漸適應潛在增長率4%左右的時代。
03 中國經濟問題研判
既要理清趨勢,更要發現問題。分析完趨勢,管教授對中國經濟問題進行了解讀。總體來看,管教授認為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是對內的超大規模性和對外的全球內卷化,即如何帶領超大規模群體實現新一輪的全球化,同時還能避免內卷化的問題。我們不僅要看到國內的經濟本身問題,也要剖析別國發展的問題,做好經濟問題長期研判:
1、中美經濟總量之比今年有可能降低到70%以內,德國經濟總量會超過日本,印度經濟總量會超過英國。我們是否會陷入70%的魔咒?這不僅僅是經濟維度,更是綜合維度的對比。
2、改革開放45年,中國都做對了什么?我們有豐富的經驗比如營商環境和法制環境關系、政府和市場的適度關系、好的政策和法律關系等。
3、中國要盡力避免“三化”:蘇聯化、日本化、印度化。蘇聯化體現為冷戰對峙,經濟僵化。事實上,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有很好的改革契機,工業化快速但后期內生動能不足。到80年代末期,蘇聯經濟出現崩潰。日本化則主要體現為資本負債衰退。美日長期貿易戰的影響、海灣戰爭的沖擊,日本優勢產業半導體被美國肢解,導致日本資產負債表衰退。對我們的啟示是優勢產業不要被人控制。管教授認為中國或不會經歷典型意義上地“資產負債表衰退”。印度化體現為對蘇聯經濟模式的模仿,一直堅持到90年代初期。印度在資產、通脹、貨幣表現等方面與中國之前有相似之處。但印度社會存在的兩極化可以為我們的發展提供反思。管教授談到中等收入的陷阱是國家治理的陷阱,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是解決該問題的關鍵。
04 明年資產配置策略
接下來,管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對明年資產配置策略的展望:中美基準利率變動是當前資產主要定價線索美聯儲大概率會在明年上半年降息。雖然美聯儲大概率降息,但中美實際利差仍大概率處于倒掛,要警惕中國市場資產價格經歷一輪“重估”
PART/3
指點迷津,受益匪淺
論壇進入到總結環節,管教授提綱挈領,他說:“今年經濟恢復一波三折,明年也是任重道遠,我們處在動能轉換、產業升級轉型的過程可能要經歷比較長的時間。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2024年又是美國、中國臺灣地區的大選年,極端和不確定性事件發生可能性很大。
但總的來看,管教授認為我們要有相對客觀的認識,中國的政策選項其實很多,無論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中國經濟也有足夠的韌性和潛力。
而企業應該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努力地趨利避害,抓住機會。中國經濟盡管遇到很多挑戰,但環顧整個世界,無論是向內尋找,還是向外探索,依然還是有很多機會值得我們去捕捉的。
最后,本次華商管理論壇在大家的熱烈鼓掌聲中圓滿結束。
學無止境,奮勇前行。暨南大學管理學院華商管理論壇為學界、業界提供溝通交流的平臺,共享知識盛宴,奔赴美好未來!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