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16日,由上海畢畢研究院主辦,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協辦的“第十六期國際認證助力商學院發展研討會”在西北工業大學順利舉辦,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車阿大教授,AACSB國際認證官方導師,現場訪視PRT同行評審組主席、IAC認證委員會委員李天行教授,迪肯大學協理副校長沈偉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本科教學項目主任杜世清老師,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認證辦公室主任秦珞涵老師,上海畢畢公司遲國付總監,蒞臨現場進行分享。本次研討會由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助理兼國際認證辦公室主任邵婧副教授主持,來自全國多所兄弟院校的領導及國際認證相關負責人參會。
車院長對本次研討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對蒞臨現場分享的嘉賓與參會的領導老師們表示誠摯的感謝。車院長介紹了西北工業大學的基本情況,對管理學院的國際認證給予大力支持,西北工業大學愿與廣大兄弟院校保持合作交流,推進國際化的發展與創新人才培養。
12月15日全天是李天行教授的專場,李教授圍繞《AACSB認證中課程AoL重難點及解決方案》展開進行傳道授業解惑。他從官方導師角度詳細解讀并提煉標準4的要求,結合案例,引發思考,讓老師們對AACSB標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談及Standard AoL process,How to Adopt Diversified Assessment Tools,How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rubric,How to Motivate Faculty to fully engaged in the AoL process等方面,李教授給予經驗指導分享,引用臺灣輔仁大學的做法與之解析。他同時提到,AACSB的重要精神是持續改善,因此AoL程序的不斷改進與優化也是必要工作。
會議的第二天,沈教授分享了《商學院國際化》的主題。沈教授長期致力于教學國際化與商科國際認證領域,他認為國際化是國內優秀商學院發展與競爭的主旋律。他分享了分享了商學院國際認證的價值,及EQUIS國際認證的相關經驗,結合國際院校的案例,提及迪肯大學國際化戰略的五個主題,涉及重建多元的國際學生計劃、全球互聯教育模式、鼓勵畢業生的全球思維等。
杜老師分享了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的認證經驗。基于西交大的院校情況,交大管院從1980年開始一直走在國際化的道路上,與中加教育合作項目開啟了管理教育的國際化之旅。自2018年,學院在國際化3.0戰略的引導下,探索在境外開展聯合辦學,推動民企名校的深度合作定制化。培養高層次管理人才,探索中國管理教育的新模式。她同時針對AoL 的實踐難點進行了經驗分享。
秦主任從對外經貿商學院國際認證的情況入手,介紹了對外經貿大學的認證情況,將三大國際認證進行異同點分析,對其側重點與難點、認證時間經費與結果,及標準的區別進行全面進行講解。她主要講述了報告之外的準備工作,包括時間框架和材料框架兩方面。時間框架方面,學院需要考慮談話人員模擬的時間,模擬可以提高反應能力。材料框架方面,需要提前準備好各種材料,如電子書、云存儲數據庫等。此外,還需要準備戰略性的文件,如人力資源、財務等方面的資料,以及會議記錄等。在認證過程中,需要準備好中文制度性文件和戰略性文件,以及翻譯成英文的資料。最后,對于會議記錄,建議在日常組織會議時做好存檔,以便在認證現場訪視過程中隨時取用。
遲總監分享了數字化在高校國際認證中的應用,主要講述了如何利用數字化來幫助學校進行國際認證。目前,畢畢國際認證管理系統可以支撐三大國際認證,AACSB國際認證中AoL與教師分類是難點,如何制定符合學院的師資分類標準、四種教師類型(SA,PA,SP,IP)類型界線不清晰等問題都得以借助畢畢國際認證管理系統解決。在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的前提下,提高商科院校的認證效率,為參與認證的工作人員減輕工作量,批量高效的解決大量的資料的科學管理。商學院搭建國際認證數據中心是時代所需,是新時代國際認證的新形態。同時將數據數字化和可視化,實現管理的智能化,從而規范教學過程,是提升教學質量、促進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
在交流環節,線上線下的老師們積極提問,將實際遇到的問題提出與嘉賓探討,嘉賓們根據經驗給予寶貴的指導,老師們表示受益匪淺。
畢畢的”國際認證培訓中心“始終致力于助力商學院順利進行國際認證,用數字化賦能商學院國際認證,創新高等教育發展新路徑,提升教育質量,推動科研創新。數字化國際認證是趨勢,畢畢自主研發的AACSB認證管理系統使商學院擁有數據中心,讓國際認證事半功倍,讓標準清晰可見、讓數據觸手可得、讓管理有條不紊、讓訪視如期開展。國際認證是商學院國際化的必經之路。希望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在全院領導老師的齊心協力下,提升院校的辦學質量,講好中國高校故事,“國際認證助力商學院發展研討會”至今舉辦了16期,旨在促進商學院發展,聯合國際認證官方和國際認證資深認證專家,集聚優勢,打造高校間相互學習和經驗分享的平臺,搭建通往商科國際化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