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國會計學會企業會計準則專業委員會2023年會在我校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會計學會企業會計準則專業委員會主辦,我校商學院承辦。財政部會計司一級巡視員、中國會計學會秘書長劉光忠、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龔六堂、中國會計學會副秘書長劉國強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會計準則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黃世忠,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王鵬程、委員陳武朝、郭緒琴、毛新述、聶興凱、石本仁、宋衍蘅、王清剛、謝詩芬等參加本次會議,商學院黨委書記付仕倫、計劃財務處副處長張偉華、專業委員會聯絡員陳朝琳、張晨宇以及來自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東北財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學術界及實務界的三十余位專家應邀參加,共同研討當前企業會計準則相關熱點話題。
開幕式上,劉光忠司長對中國會計學會企業會計準則專業委員會年會成功召開表示祝賀,并對專業委員會工作和企業會計準則研究提出四點意見,一是要緊密跟蹤國際動態,為提高我國在國際準則制定中的話語權營造良好學術氛圍、提供強大理論支持。二是要密切關注中國實踐,研究解決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中出現的新問題。三是要高度重視準則中國化問題,解決準則國際趨同帶來的理解和執行難題。四是要積極構建中國自主會計知識體系,把握大數據、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推動會計理論與方法創新。劉光忠司長希望與會專家學者能夠著眼大局、凝聚共識,共同推動中國會計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龔六堂副校長在致辭中對各位參會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他指出,作為北京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學校明確以建設具有商科、輕工和食品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發展目標,堅定不移地走“商科做強、工科做精、工商融合、雙輪驅動”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我校財會學科積極聚焦于會計準則、國資國企改革、投資者保護等重大問題,主動服務國家和首都北京發展,為會計準則制定、績效管理貢獻智慧。會計作為宏觀經濟管理和市場資源配置的基礎,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希望與會專家學者集思廣益,共享智慧,為新時期中國會計準則改革建言獻策,共同推進我國會計準則體系建設,提高國際話語權。
劉國強副秘書長在講話中對本次會議的組織和承辦表示感謝,他指出,本次研討會議題聚集于社會關注度高、理論研究需要迫切的重大話題,希望通過與會專家的積極研討形成共識,為秘書處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上午專題研討由我校王鵬程教授分享題為《無形資產會計準則修訂展望與數據資產會計標準建設》的報告,王教授從歷史演進、面臨挑戰、無形資產確認、計量、列報等方面對無形資產進行了梳理,并分析了AASB、UKSB、EFRAG等國際組織最新進展。同時,對于中國出臺的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指出當前亟需突破的困境,以及中國數據資產會計標準建設等問題。
下午專題研討由廈門國家會計學院黃世忠教授分享題為《可持續報告與財務報告的關聯性—氣候變化對會計準則運用的影響》的報告,黃教授從單一報告到雙重報告、可持續信息的披露情況、定位、與財務報告的關聯關系等方面對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全面分享,并對氣候變化對財務報表的影響發表了觀點。
與會專家圍繞無形資產、數據資產,可持續報告與財務報告的關聯等議題展開了熱點討論,通過理論與實務的對話交流,提出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專業意見和建議,為會計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和啟發。
本次研討會是我校財會學科舉辦的重要學術會議之一,未來我校將集合優勢資源積極開展會計準則研究,共同推進我國會計準則體系建設,積極服務于國家和首都北京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