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雙學位MBA項目 (金融方向) 在上外虹口校區舉辦了年度金融論壇,圍繞“數智驅動下的金融創新與發展”這一主題,特別邀請了學術界和商界的專家學者、企業高層開展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共同探討中國金融領域的創新與方向,為洞見數字金融的發展趨勢提供了借鑒與參考。在本次活動上,學術主任還詳細介紹上外-里昂MBA項目發展近況以及培養方案創新點,幫助大家深入了解項目的相關情況。
盧駿:Web3.0開啟數字化時代 風險與機遇并存
在主題演講環節,法國里昂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工商管理博士導師盧駿首先分享了《Web3.0: 顛覆式技術創新下的商業革命》,通過深刻洞察Web3.0時代的本質及內涵,探討和展望數字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
在演講中,盧駿對Web3.0最新發展進行了梳理,指出在數字資產“四年周期”即將到來之際,Web3.0或將出現新的增長點。他認為Web3.0本質是數字經濟領域的產權革命,通過區塊鏈技術認證知識產權,極大地解決數字經濟的產權界定問題。
盧駿介紹,Web3.0的發展經歷了三次浪潮,未來重頭戲在于內部經濟模型的再建設,通過對金融交易體系的持續完善,創造一整套可持續的價值激勵模式。考慮到目前Web3.0應用發展仍處于早期,在系統安全、市場風險、資產監管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其發展過程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但盧駿認為“Web3.0是一場具備無限想象力的數字革命”,他建議大家積極看待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破壞式創新,包容其中的種種失敗,并以樂觀的態度推進Web3.0的建設與發展。
何曉斌:2024年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將繼續穩定恢復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理事會理事何曉斌帶來了《我國2024年宏觀經濟展望》的主題演講,他基于對熱點經濟問題的觀察和分析,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顧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概況,何曉斌用“弱復蘇特征明顯”進行概括,但仍面臨“高儲蓄、高失業、低匯率、低通脹”等結構性問題。綜合三大國際組織和專家預測,他以“四個假設”
假設一:國際關系上,現有地緣博弈仍在繼續,且外溢風險可控,無新“黑天鵝”事件發生。
假設二:美國等西方國家經濟環境相對可控,美聯儲暫停加息后無明顯超預期舉措。
假設三:國內方面,臺灣等內部環境不發生武裝斗爭。
假設四:房地產不帶來銀行系統性風險,地方債務包括城投債不出現更大違約現象。
為前提,預判我國經濟發展將呈現出“有前提假設的溫和低增長”態勢。
A股面臨內外雙重壓力,基礎制度逐步完善,對外開放步伐加速;美元指數迎來下行周期,而人民幣匯率溫和看漲;政府針對地方債務問題提出的“一攬子化債方案”正在穩步推進,并且我國CPI與PPI環比連續回升,物價已經具備了溫和復蘇的基礎。對此,何曉斌總結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將在底部確認的基礎上繼續反彈,保持穩定恢復。
李徽徽:機會還是泡沫?揭秘ChatGPT行業的投資之道
法國里昂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李徽徽的演講主題是《ChatGPT行業賽道的投資邏輯》,他從行業發展的趨勢、賽道、模式、風險等方面入手,揭示出ChatGPT的投資之道。李徽徽指出數據是未來最重要的資產,而人工智能能夠大幅提升生產要素產能和效率,因此AI革命將是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李徽徽通過對ChatGPT行業的上、中、下游的具體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算力、AI芯片、網絡設備、光模塊和存儲五大細分賽道中將跑出AI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大模型開發面臨成本高、周期長、數據難等問題,未來將以“頭部玩家為主”;ChatGPT具體應用對游戲、影視、辦公、教育、社交等領域影響較大,特別是在傳媒和電商領域推廣的可能性更強。
當然,作為新興事物的ChatGPT本身具有隱私與安全、監管、文化沖突等多種風險,ChatGPT投資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投資泡沫?對此,李徽徽建議投資要“早、準、頭”——盡早進入、細分賽道、只投頭部,方能規避風險、獲得最大回報。
鄭科:堅持 “長期主義” 正確認識中美博弈
哈佛梅森高級研究員鄭科以《百年大變局和中美博弈》為題,通過對中美關系演變及對兩國實力的對比分析,幫助大家全面深入地認識中美博弈,為有效管理雙邊關系、推動經濟發展提供扎實的認識論基礎和方法論共識。二戰后,全球化進程促使世界在經濟、科技、國際力量、全球治理四大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種形式下,美國政府對中國展開了全方位、多形式、長期的遏制戰略,企圖建立新的霸權主義體制。
對此,鄭科指出我們要對中美綜合國力差距保持清醒認識。他從經濟、科技、教育、文化、醫療、國防等六大方面多項指標對中美進行定量分析后得出:中美綜合國力差距的本質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中美科技競爭數量指標接近,但質量指標差距明顯;中國經濟總量有望超越美國,但必須堅持長期主義,加大基礎研究投入。面對美國的壓力和挑戰,鄭科表示要“不懼美、不崇美;不封閉、不排外”,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推動經濟發展,構建和平共贏的國際關系。
圓桌討論:科創時代的中國與全球投資
圓桌討論環節在法國里昂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盧駿主持下,法國里昂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李徽徽、法國里昂商學院校友、M31資本董事陳旭以及哈佛梅森高級研究員鄭科,圍繞“科創時代的中國與全球投資”這一熱點話題共同探討了投資現實問題及解決方案,共話金融助力科創發展的無限可能。
李徽徽認為目前中國科創面臨資本、制度、思維、人才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從投資結構、投資方向、投資思維三個方面進行改變,并以舉國之力攻克和掌握科創產業鏈的核心技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此外,他認為中國新能源賽道在未來或將跑出世界級企業。
盧駿指出,由于政策缺乏連貫性導致缺乏長期投資觀念、投資單一化等問題是目前中國投資市場發展的痛點。他認為中國科創企業要用“長期做冷板凳”的心態做出突破性創新,同時也需要政府推出創新性的制度和舉措為科創企業發展提供服務、創造環境。
陳旭認為中國科創投資大多來源于政府,缺乏以市場為主體進行的投資活動。他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創造出了新的海外需求,使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回暖趨勢更盛,為國內經濟發展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鄭科表示中國科創投資要打通資本市場,堅持長期主義,只有這樣才能結出累累碩果。他建議進一步挖掘和開發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作用,為內地金融市場發展和開放打開風險可控的窗口。
深度解讀上外-里昂MBA項目:
凝練金融管理智慧 探索商科教育新高度
在本次活動中,上海外國語大學MBA中心學術主任宋艷詳細介紹了上外-里昂MBA項目發展及培養方案創新點。作為上海首個金融方向的MBA中外合作雙學位項目,上外-里昂MBA項目整合兩校在教學、師資和全球校友資源,致力于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擁有數智化轉型能力、金融思維的管理英才。
MBA項目的建設在體現學術水準、市場需求、國際標準的基礎上,將先進性、規范性和可行性相統一,為學生們提供最前沿的金融管理教育。項目分為導入模塊、核心課程、金融專業、管理發展、法國模塊、學位論文、綜合選修七大板塊。特別是金融專業課程配置了一支由中外名校資深教授、海內外權威專家、全球知名高管組成的優質師資團隊,鏈接學生個人學習需求和企業對新時代高端管理人才的需求,打造出理論研究和企業實踐相融合的前沿金融課程,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真正實現知行合一。
宋艷老師建議大家“帶著問題和態度”進行探索,在項目學習中建立知識架構、拓展國際視野、打造前瞻思維、提升學習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推動社會發展。
本次金融論壇至此圓滿結束。面向數字化嶄新時代,上外-里昂MBA項目將繼續以專業性、前瞻性、全局性的眼光,賦能學生的職業發展與終身學習,培養新商業時代的領導者,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