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變化,探索未知。當每一位心懷理想與熱忱的有志青年來到中歐MBA,相同的選擇,各自蛻變后又各有精彩。從中歐的平臺出發,俯瞰世界、審視人生,那些過往累積的點點滴滴,正在發生和正在醞釀奇跡的種種經歷,構成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人生圖景。
2022年返校日之際,2017/2019/2021屆MBA校友再度回到學校,在全新出發的起點,積蓄前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走進五位校友代表,聽他們回顧自己的中歐之旅,分享中歐MBA帶來的成長和感受到中歐MBA價值的瞬間。
本期分享校友
我的中歐“獨家記憶”
Q1
畢業后再度回到學校,什么感受?
張奕韜:畢業后再次回到學校,最大的感受是平靜。在學校之外的生活仿佛是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伴隨著各種噪音,動蕩與浮躁似乎成了主旋律。但是今天一走進校園,發現這里的種種似乎和幾年前沒有變化,像走進了靜止的時間,隔離了一些負面情緒。
陸敏玲:畢業后再次回到學校,最大的感受是喜愛和親切。對學校一直有很多愛,因為這里有一群懷有赤子之心的老師們,在他們的諄諄教誨中我收獲了職業發展與人生進階的“良方”。對同學們無比親切,因為一起同窗奮斗過,有太多美好的記憶。
Q2
請分享當年讀書時記憶深刻的一件小事。
李威邑:當年讀書時,我印象很深的一件小事是第二學期剛開始不久,那個階段我們壓力很大,聽說已經有同學找到實習,而我卻還處于非常迷茫沒有方向的階段。困惑危難之際,和我關系不錯的幾個工作經驗更豐富的同學主動來開導我,告訴我其實每個人都曾處在類似的迷茫和不確定中,給了我巨大的勇氣和信心。此外,讓我很感動的是,我的導師知道情況后特意抽出時間和我溝通交流,非常耐心且專業地幫我做職業發展規劃。他們幫助我建立起更貼合的自我定位,提供了如何開始嘗試各種不同行業機會的有效策略,開啟了我后來實習與正式就職的“學霸之路”。
陸敏玲:讀書期間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上品牌營銷選修課的時候,教授說,你可以忘記我教過的所有內容,我只希望你記住一件事情:consumer, always start with consumer. 時過境遷,以往學到的很多理論框架漸漸變得模糊,但是這句話一直印象深刻。這幾年我也慢慢領悟到,這句話不僅是對做品牌營銷有效,還是適用于整個商業世界的真理名言。
張奕韜:在中歐MBA讀書期間,記憶最深的是主辦了TEDxCEIBS,和幾個同學奮斗好幾個月,克服了無數困難,最終成功落地,相當有成就感,當初很多經驗和想法也得以傳承了下去。現如今,我和當年團隊里的小伙伴們仍然是很要好的朋友,常常聚會聊天。我們甚至還有一個想法,畢業十年后,看看誰有能力成為被邀請的嘉賓,回到TEDxCEIBS的舞臺,講一講自己的人生路。
TEDxCEIBS 團隊合影
李文心:我熱衷于體育健身,這個愛好是到了中歐后受到同學們的影響后開始形成習慣的。上學的時候我們一直都開玩笑說中歐是體育學院,因為除了有很好的體育館外,各種體育活動和俱樂部也特別多。我作為外聯部的負責人,也帶著同學們參加了很多MBA體育聯賽,比如籃球賽、龍舟賽等。
龍舟比賽
此外,我熱愛舞蹈,入學前沒有想到能在中歐MBA平臺繼續這個愛好。入學后才發現機會太多了,在學校一些大型活動上,像傳統的SHANGHAI NIGHT、畢業典禮,我不僅有機會自己跳,還能組織同學一起跳。而且我們還得過上海MBA學校啦啦隊比賽的第三名,也算是能文能“舞”了。
重溫人生關鍵抉擇
Q3
還記得當年選擇來中歐MBA學習的初衷嗎?入校前的小目標是什么?
李威邑:我原先在海外從事一個很冷門的行業,在計劃回國工作的時候,希望能夠拓展自己求職選擇的范圍,以及嘗試其他領域,因此選擇了中歐的MBA項目,一方面給自己緩沖和充電的時間,另一方面讓自己和在國內很多領先企業工作過的同學們有更深入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并且可以利用實習機會嘗試不同行業和職能。
李威邑和MBA同學
李文心:我在美國求學工作多年后,回到上海,進入四大,待了近兩年后發現這個職業方向不是特別適合自己,就有了讀研究生然后進行職業轉型的想法。我一直希望學習和市場營銷相關的知識,機緣巧合下知道了中歐。當時看到中歐“中國深度,全球廣度”的理念,課程的設置也是有分國內和海外模塊,滿足我想再次出國學習的想法。另外可以選擇一些專業方向的課程,比如整合營銷,和自己的需求不謀而合。
張奕韜:我讀中歐前的小目標是從一個打工仔律師,成為一個律所管理者。但讀著讀著,機緣巧合,就加入了金融業。從律師行業跳轉去金融行業,從比較被動的方式轉為主動的方式。我的履歷一直都在不斷跨界,所以對現在的狀態也挺滿意。感謝母校中歐,幫我打開了全新的職業生涯。
韌性成長:我的后MBA時代
Q4
在中歐MBA學習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機會對職業發展進行探索?中歐為你的post-MBA職業轉型和發展提供了怎樣的助力?
戴沁之: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中歐的重要性,那就是沒有中歐MBA,我的轉型之路不可能發生。就讀MBA之前,我作為外部審計就職于KPMG,目前在中國羅氏診斷戰略市場團隊擔任市場情報經理,因此我的轉型路上橫跨了公司性質,行業以及部門崗位三大鴻溝。
中歐MBA平臺不但給我提供了醫療行業的實習機會,更使我通過“良師益友”項目結識了EMBA導師們,特別感謝他們在我職業轉型中的耐心指導以及積極鼓勵,即使畢業后他們也經常關心我的近況。還有一項很容易被忽略的資源,其實就是我們身邊優秀的MBA同學們。即使畢業后,我們仍會互相分享業內的一手信息,交流行業心得。
戴沁之和MBA同學
李威邑:中歐項目最吸引我的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它在國內各行各業的知名度,另一個是它同時能提供很多海外訪學與交換的機會。雖然新冠疫情讓我走遍全球所有大洲的計劃無法全部實現,但是學校的課程安排給予了我很大的自由度,讓我訪問了中歐的非洲校區,并在新加坡度過了一個學期。
中歐MBA還能吸引到很多不同行業的公司,給在校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同時校友們也會主動向我們提供很多內推崗位。這讓我能夠在完成學業之余,嘗試了三份不同方向和不同行業的實習,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建立自己對國內各行業工作機會的要求與職責的了解,從而在選擇最終方向時更有把握,也更滿意。
李文心:剛入學的時候其實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實現職業的轉型,甚至不清楚畢業后能做什么。但在中歐MBA,我們有非常多的興趣俱樂部,會邀請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來分享,也會組織各類企業參觀活動。這些讓我在短時間內了解了很多行業,并慢慢摸清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對我來說,最直接的機會和職業探索來源于學校的良師益友項目。中歐有非常多優秀的校友,他們愿意通過自己的企業去幫助在校學生獲得實習機會,我也是因為這個項目實現了第一步的轉型。
陸敏玲:通過中歐MBA的海外交換項目,我有機會去到INSEAD,INSEAD濃厚的咨詢氛圍為我正式進入咨詢行業打下了扎實基礎。同時,中歐本身的課程也幫助我構建起良好的商業理解,這一點在畢業后工作的第三年愈加明顯。此外,中歐校友網絡會給人一種基于中歐共同價值觀之上的莫名信任。工作中無論是客戶方還是公司同事,遇到中歐校友都是大概率事件,大家因為價值觀相同而更容易協作。
張奕韜:讀中歐MBA期間,與背景多元化、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同學們交流就是探索其他職業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此外,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和講座所邀請的校友或嘉賓,他們提供的是俯瞰的維度,是另一種高屋建瓴去了解不同職業的方式,他們往往代表著職業里程碑或者職業終極形態。最后,綜合戰略咨詢(ICSP項目)和海外模塊也是能夠實際觸達目標行業的良好機會,讓我們在實踐中去體會和感悟行業的真實情況。
感受到中歐MBA價值的瞬間
Q5
在哪個瞬間真正感受到了讀中歐MBA的價值?
陸敏玲:真正感受到MBA價值的瞬間是在讀書期間,我有幸作為中歐MBA代表參加了在迪拜舉行的2017年世界政府峰會,開啟了逆向思考的大門。當時會議上談到的新能源汽車的超高占比、AI對人工的取代導致失業等內容,當時覺得無法相信,可是經過五年發展,這些事情正逐步成為現實。在讀書期間這種活動機會非常多,我也鼓勵學弟學妹們多去探索。
2017年世界政府峰會
李文心:感覺MBA價值的瞬間其實都和“人”有關,每次聽到有人說“我是中歐的”“你也是中歐的呀”就會自然而然有種連結和信任感。我上學時,通過校友推薦,進入了一家知名的運動品牌做市場營銷方面的實習,也是因為這份實習我最后實現了職業的轉型。每每回想起來真的覺得很幸運。除了職業上的幫助外,中歐的一些同學也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們一直見證著我畢業后每一步的成長,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有價值。
張奕韜:通過在中歐MBA學習,一方面讓我始終保持學習的心態,對于始終需要接觸新鮮事物的投資行業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帶給我一個新的身份,在工作中也經常能遇到中歐的校友,彼此對對方身份的一種認可,帶來天然的親切感。這些都是中歐帶給我的“價值”所在。
中歐2023級MBA(2023年8月底入學)申請已正式開始!
第一輪截止日期為
2022年11月16日
MBA課程介紹、招生最新資訊、申請填寫問題等,歡迎咨詢招生團隊!聯系中歐MBA招生官通道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