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復旦,這一取自《尚書大傳》的校名,意味著復旦大學從創立之日起,就踏上了自強不息、薪火相傳的不朽生命歷程。教育,作為一項充滿希望的持續的事業,需要我們年復一年不懈的努力。百余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復旦人,正是堅守著這樣的信念、責任和承諾,才造就了復旦今天的輝煌和榮耀,鑄就了復旦品牌的精神內核和文化底蘊。
“篤學立業,厚德惠人”
復旦管院自1985年恢復建院以來,伴隨著國家波瀾壯闊的改革與發展進程,秉承著“扎根于進步的中國,致力于創新性研究,培養既具國際視野、又深諳中國國情的學術專才、商業精英和社會領導者”的光榮使命,學院全體師生員工不懈努力,不僅實現了教學與科研水平的全方位提升,更為中國經濟的騰飛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
一代又一代管院人的默默耕耘、傾心付出,推動著學院一路堅韌前行,讓學院不斷突破創新,開拓出屬于中國和世界的管理教育探索與發展之路。在這三十多年里,學院的學科構架持續完善、教學科研水準不斷提升;學院以全球最快速度通過國際頂級認證,五個專業學位項目在國際權威排行榜上成績斐然。這是對我院長期致力于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所獲成績的認可,亦是我院邁向國際一流商學院進程中的里程碑,為我們未來的發展開啟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我們深知,建設國際一流商學院不能急功近利、急躁冒進。面向未來,我們仍將繼續承擔時代賦予的使命,以持之以恒的努力、孜孜不倦的求索,為中國經濟發展培養優秀人才、貢獻前沿管理思想。通過持續努力,我們堅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終將乘中華騰飛之翼,躋身于世界領先商學院的行列。
讓我們攜手努力并期待!
陸雄文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個人簡介
教育背景:
博士,企業管理,復旦大學
碩士,經濟管理,復旦大學
學士,經濟管理,復旦大學
榮譽稱號:
2002.09,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教育發展基金會
學術經歷:
2000.03——2001.01,博士后研究員,美國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
1997.01——1997.06,訪問學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
1995.03——1995.12,訪問學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費雪商學院
科研獲獎:
2015.12,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5.09,Citation of Excellence 2015,,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14.10,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
教學獲獎:
2007.07,2007年復旦大學精品課程,復旦大學
2007.07,2007年度復旦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復旦大學
2007.07,2007年上海市精品課程,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2005.11,2005年度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人事局
期刊論文:
1. Yigang Pan, Lefa Teng, Mingyang Yu, Xiongwen Lu, and Dan Huang. 2014. Host-country headquarters of U.S. firms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4).379–389.
2. Yigang Pan, Lefa Teng, Atipol Bhanich Supapol, Xiongwen Lu, Dan Huang, and Zhennan Wang. 2014. Firms' FDI ownership: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ownership and legislative connec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45(8).1029–1043.
3. Stephanie Lu Wang, Yadong Luo, Xiongwen Lu, Jinyun Sun, and Vladislav Maksimov. 2014. Autonomy delegation to foreign subsidiaries: An enabling mechanism for emerging-market multinational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45(2).111-130.
4. Xiaoya Liang, Xiongwen Lu, and Lihua Wang. 2012. Out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effec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mpared to home market rivals.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47(1).134-144.
5. Guo, Zixiu, Xiongwen Lu, Yuan Li, and Yifan Li. 2011. A framework of students' reasons for using CMC media in learning contexts: A structural approac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2(11).2182-2200.
6. Ruby P. Lee, Qimei Chen, and Xiongwen Lu. 2009. In search of platforms to increase market responsiveness: Evidence from foreign subsidia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7(2).59-73.
7. 蔣青云,褚榮偉,陸雄文. 中國市場營銷學:如何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營銷科學學報, 2021, 1(1): 43-58.
8. 張誠,張琦,王富榮,陳宇新,陸雄文. 服務的空間擴散:基于上海迪士尼的實證. 管理科學學報, 2020, 23(2): 3-16.
9. 樓天陽,范鈞,呂筱萍,李儀凡,陸雄文. 虛擬社區激勵政策對成員參與動機的影響:強化還是削弱. 營銷科學學報, 2014, 10(3): 99-112.
10. 肖麗,梁曉雅,陸雄文. 組織情境下的權力研究述評.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12, 34(3): 72-80.
11. 陸雄文. 未來營銷的5個關鍵詞. 管理學家, 2012, (1): 36-37.
12. 樓天陽,褚榮偉,李儀凡,陸雄文. 虛擬社區成員參與心理機制研究述評.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11, 33(5): 33-40.
13. 陸雄文,孫金云. 企業的核心能力與模仿式創新路徑---新興國家的視角.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11, (4): 64-71.
14. 樓天陽,陸雄文. 虛擬社區與成員心理聯結機制的實證研究:基于認同與紐帶視角. 南開管理評論, 2011, 14(2): 14-25.
15. 陸雄文. 上海要大力發展“好”的服務業. 國際商業技術, 2010, (4): 17-19.
16. 樓天陽, 陸雄文. 虛擬社區成員心理聯結機制的概念模型:基于身份與紐帶視角. 營銷科學學報, 2009, 5(3): 50-59.
17. 陸雄文,梁曉雅. 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觀. 經濟管理, 2009, 31(8): 64-68.
18. 陸雄文,孫金云. 企業績效測量方法的研究綜述. 經濟管理(增刊), 2009, 31(Z1): 264-268.
19. 梁曉雅,陸雄文. 中國民營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基于權變資源觀的理論框架與案例分析. 市場營銷導刊, 2009, (3): 67-73.
20. 陸雄文,樓天陽, 閻俊. 論B2B電子市場的模式、價值訴求與戰略途徑. 貿易經濟(人大轉載), 2009, (4): 41-47.
21. 陸雄文,樓天陽,閻俊. 論B2B電子市場的模式、價值訴求與戰略途徑. 研究與發展管理, 2008, 20(6): 23-29.
22. 李儀凡,陸雄文. 虛擬社區成員參與動機的實證研究---以網絡游戲為例. 南開管理評論, 2007, 10(5): 55-60.
23. 陸雄文. 在華領導企業董事會調查. 董事會, 2007, (3): 42-43.
24. 朱凌,陸雄文,褚榮偉. 消費者個人特征及民族中心主義對品牌原創地識別準確度的影響——基于中國城市消費者的實證研究. 營銷科學學報, 2006, 2(4): 8-21.
25. 曹振華,褚榮偉,陸雄文. 消費者在線交易信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來自臺灣的證據. 南開管理評論, 2006, 9(4): 91-95.
26. 唐嘉庚,陸雄文,閻俊. 復雜購買決策產品的二種電子商務模式比較. 市場營銷導刊, 2006, (3): 21-24.
27. 陸雄文,朱宏杰. 市場導向的結構模型與共變量研究:中國市場的證據. 營銷科學學報, 2005, 11(1): 53-71.
28. 朱宏杰,陸雄文. 部門協同及其共變量對企業業績和預期行為的影響. 管理評論, 2005, 17(10): 40-45.
29. 唐嘉庚,陸雄文,閻俊,劉婭. 從FDI理論視角看新加坡企業對華直接投資的經營績效. 云南財貿學院學報, 2005, 21(5): 4-8.
30. 閻俊,陸雄文. 在華日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經濟管理, 2005, (15): 80-84.
31. 潘意剛,陸雄文,褚榮偉. 創建世界級品牌的8R模型. 南開管理評論, 2005, 8(5): 35-38,47.
32. 陸雄文,褚榮偉. 國外電子商務發展的比較及啟示. 市場營銷導刊, 2005, (4): 18-20.
33. 袁成,陸雄文,劉婭. 中國投資銀行發展的新戰略. 研究與發展管理, 2005, 28(3): 224-228.
34. 朱宏杰,陸雄文. 在不成熟市場背景下企業部門間協同研究. 市場營銷導刊, 2005, (1): 42-45.
35. 朱宏杰,陸雄文. 中國不成熟市場的市場導向實證研究. 經濟管理, 2004, (24): 86-92.
36. 王堅,蔣青云,陸雄文. 在華日美企業員工激勵管理比較研究.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4, Vol.26(10): 31-35.
37. 陸雄文,賀艷春,周磊. 中國城市消費者購物評價標準的比較研究. 市場營銷導刊, 2004, (Z1): 31-33.
38. 楊文捷,陸雄文,黃麗華. 網絡購買者消費觀念與消費傾向研究.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 vol.27(3): 265-268.
39. 陸雄文. 當代全球營銷發展的動因現狀與趨勢. 市場營銷導刊, 2001, 6(3): 17-19.
40. 莊莉,陸雄文. 員工持股和管理層持股:從美國到中國.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0, (3): 11-15.
41. 莊莉,陸雄文. 顧客忠誠的利益分析. 市場營銷導刊, 2000, (1): 30-32.
42. 陸雄文. Coupon的價值——來自美國的報告. 市場營銷導刊, 1996, (3): 62.
43. 陸雄文. 商店會消失嗎?-信息時代的市場營銷. 經濟管理, 1996, (9): 56-57.
44. 陸雄文. 跨國公司給我們的管理帶來了什么?.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1996, (5): 34-36.
會議/研討會論文:
1. 朱宏杰,陸雄文. 2003. Moderator Research on Customer Orientation:Evidences from Chinese Firms. vol.7..
學術專著:
王于漸,陸雄文,陶志剛,蔣青云,邵啟發,孫一民. 重返經濟舞臺中心——長三角區域經濟的融合轉型.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翻譯著作:
郭賢達,陸雄文,范秀成. 服務營銷(亞洲版.第二版).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陸雄文,莊莉. 服務營銷(第三版).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
教材和其他:
Christopher Lovelock, Jochen Wirtz, Hean Tat keh, Xiongwen LU. 2005. Services Marketing in Asia, 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Singapore.
胡建績,陸雄文. 企業經營戰略管理(第三版).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
科研項目:
2013.01 - 2013.04, 項目負責人, 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狀況課題——東莞中小微企業成長評估體系, 東莞市中小企業局.
2012.06 - 2012.12, 項目負責人, 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狀況課題——東莞中小企業成長評估體系, 東莞市中小企業局.
2012.06 - 2012.12, 項目負責人, 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狀況課題——東莞民營企業成長專題, 東莞市中小企業局.
2011.11 - 2012.03, 項目負責人, 東莞市中小企業產業分布和投資引導——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狀況課題, 東莞市中小企業局.
2011.10 - 2013.10, 項目負責人, 關于中小企業成長指數課題,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07 - 2010.08, 項目負責人, 2010年上海世博會美國館參觀者體驗調查與研究, 上海世博會美國館.
2010.07 - 2011.01, 項目負責人, 基于客戶需求的電力客戶細分動態化管理及精細化服務方案研究, 上海市電力公司.
2009.01 - 2012.12, 項目負責人, 中國城市消費者行為研究——身份識別、社會認同視角的探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05.01 - 2007.12, 課題參加人員, 我國不成熟市場中企業營銷道德決策的影響因素和模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申請項目.
2002.06 - 2006.05, 項目負責人, 中國因特網營銷趕超發展的路徑與戰略研究, 2002年度“曙光計劃”.
2001.03 - 2004.12, 項目負責人, 中國網絡營銷創新之哲學思考與應用研究, 復旦大學“三年行動計劃”文科科研項目規劃重點項目.
2001.03 - 2004.12, 項目負責人, 新經濟背景下中國企業網絡營銷戰略模式研究,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
2000.01 - 2003.12, 項目負責人, 中國不成熟市場消費行為形態及其對營銷創新影響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申請項目.
1999.01 - 1999.12, 項目負責人, 上海境外國有資產管理問題研究, 1999年度上海市重大發展決策咨詢研究課題.
1998.02 - 2001.01, 項目負責人,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開發組織管理體系及其制度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專項任務項目.
學術任職:
2013.10 - 至今, Member, The International Observatory of Sports Consump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ESSEC Business School.
2010.11 - 至今, 副理事長, 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
2007.01 - 至今, 第七屆理事會理事, 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
2006.01 - 至今, 副會長,常務理事, 上海市市場學會.
2005.01 - 至今, 編委會委員, 營銷科學學報.
2001.12 - 至今, 常務理事, 中國市場學會.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